正文 第40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關注青春期女孩心理問題(2 / 3)

與男孩相比,女孩似乎不那麼迷戀網絡,但是也有很多女孩走進了網絡的虛擬世界。然而,由於電腦網絡內容魚龍混雜、優劣並存,女孩如果沉迷於網絡世界時間久了就容易上癮。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女孩的健康成長,有的甚至會出現無法彌補的傷害。

16歲的女孩小潔長期沉迷於網絡聊天,無心上學,經常逃課,學習成績本來居班級前十名的她,成績一落千丈。通過QQ聊天,小潔在網絡上認識了自稱某名牌大學學生的男子周某。兩人在網絡上相談甚歡。沒過幾個月,周某對小潔發出邀請,讓她去他所在的城市玩。小潔瞞著家人,偷偷去和周某見麵了,結果卻發現周某原來是個人販子,小潔被周某脅迫並賣到偏遠農村給一個30多歲的男人做媳婦,直到3年以後才被解救出來。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女孩正確上網呢?

首先,父母自己要學會使用網絡。父母不懂網絡,就不能正確引導女孩健康上網。同時父母還應該學會如何在電腦上設置防火牆,防止女孩受到不良文化和信息的影響。如果你沒有學會,那麼可以請專業人士幫你設置。

其次,父母要適時監督女孩。父母要把握女孩在家上網或去網吧的質、量、度。女孩的自製力差,綜合判斷能力較弱,所以父母要適時提醒,適當督促女孩上網有度,並鄭重告訴女孩不要光顧色情網站。最好把電腦放在客廳等比較明顯的地方,不給女孩瀏覽色情網站的機會。

第三,幫助女孩正確看待網絡。無論網絡有多麼的真實,畢竟都不能代替真實的生活,它隻是滿足女孩在生活中無法得到滿足的一些心理上的需求。如果有了正確的理念作為指導,女孩上網時就能夠比較容易控製住自己。

第四,讓女孩認識沉迷於網絡的危害,學會控製上網時間。長期進行電腦操作易使眼睛疲勞而並發“電腦眼病綜合征”,表現為視覺模糊、視力下降,眼睛幹澀、發癢、灼熱、疼痛和畏光等。為防止這種眼病發生,使用電腦1小時左右,就應該休息一會兒。而且長時間上網會傷害腕關節、頸椎和腰椎,影響消化功能,因此控製上網時間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父母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父母在引導女孩正確使用網絡的過程中必須打破原來的強製手段、無端指責和限製,也不能一味放縱溺愛。應該經常與女孩交流,創造有利於女孩的成長環境,滿足女孩正常的人際交往、遊戲等方麵的需求。要更新觀念,提高對網絡時代的認識,不能因網吧出了幾起事故就談網色變,不讓女孩上網。

第六,培養女孩積極有益的愛好。對於沉迷於網絡的女孩,父母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要正確麵對,並用適當方法去改變女孩,轉移女孩的興趣,幫助她們走出網絡成癮這個迷陣。

正確對待女孩與男孩的交往

對異性的愛戀與親近是青春期孩子的共性,他們會模仿成年人的行為,以為得到了異性的關心與愛慕就是光榮的,因而往往不會考慮得失,難免產生盲目性,這就要求父母及時指導女孩作出正確的選擇。

一份調查顯示,在早戀的女孩當中,一直是父母和老師心目中“乖乖女”的占大多數。這是因為,這樣的父母對女孩的管教非常嚴格,不允許她和男孩走得太近、不允許和男孩玩,讓女孩受到很多家庭束縛。隨著女孩進入青春期之後,對異性會產生好感,又渴望獨立,所以她更願意尋找新的、屬於自己的“避風港”,從而增大了早戀的概率。

早戀是父母關心與擔心的問題之一,如何對待也是關係到女孩能否正常學習與成長的關鍵問題。

父母們深知早戀對學習的影響,因此平時對女孩與異性的交往管得很嚴。隻要一發現蛛絲馬跡,就必須弄個水落石出。這樣做本無過錯,隻是有些父母的方法欠妥。他們總把青春期的女孩看成小孩,不尊重她們的人格,私拆信箋,查看日記,甚至監聽電話。這些做法使女孩產生強烈的恥辱感,因而表現出更強的反叛行為。有的女孩表麵順從,卻對學校和父母產生了抵觸,甚至懷有憎恨情緒。

適度讚美女孩

當父母發現女孩早戀時,也說明你的女兒具有出眾的魅力,因而會贏得異性的喜愛。有時,這種喜愛是朦朧的,隻是單純的讚揚或關注,所以父母解決這樣的問題時不能“一刀切”。

當你的女兒受到異性的關注時,你應該對她適時稱讚,尊重女孩的自尊心。

小菲是一個善良可愛的女孩,她喜愛運動,經常與男生一起打球。她喜歡將心裏的想法告訴爸爸,讓爸爸幫她拿主意。她的人緣很好,總有很多的男生支持者,也有人對她表示好感,但都被她拒絕了。

有一次,一個愛慕她的男生給她寫了一封信,希望和她交往。

放學後,小菲思考了很久,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

爸爸說:“這證明我們的小菲很受男孩子歡迎啊,是有魅力的女孩。這個男孩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