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2 / 2)

他創作的第二個階段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他的中篇小說《秋風庭院》揭開了他官場小說的序幕。小說將一位離休地委書記的失落、孤寂描繪得淋漓盡致,營造出一幅凝重的黃昏圖景,初次顯露了他對官場遊戲規則和官場百態的精微體察、傳神勾畫的本領。小說獲得了''95《小說選刊》優秀中篇小說獎。雷達先生評論它是“極力要從對革命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吟味中汲取養分,來抵擋這個欲望橫流的世界”。這部中篇在95—96年度魯迅文學獎評選中,盡管初選時票數居前,但在最後還是未能獲獎,讓我痛心了好一陣子。

此後,他的《今夕何夕》、《夜郎西》、《夏秋冬》等便陸續麵世,幾部小說渾然一體,活脫脫一部當代《官場現形記》。說他的小說是官場現形記,這是最簡便、最直觀的說法,好比精練的廣告詞,便於口碑傳誦。其實這是對王躍文的誤讀。因為他的官場小說係列在表現官場生存狀態和遊戲規則時,更寫出一種超越道德標準的官場文化,而不是簡單地從道義上批判“厚黑”,誰是誰非。”畢竟,《官場現形記》暗示的已不是單純題材上的意義,而是一種文學態度和取向,而這些恰恰是王躍文不願認同的。◇思◇兔◇在◇線◇閱◇讀◇

在廣泛的評論中,他的官場小說獲得較高的評價,甚至被說成了裏程碑式的人物。王躍文卻不以為然。他認為自己的小說備受關注,隻能說明如今人們太注意官場了,而這絕不是一件太正常的事。因為日出月落,星轉鬥移,順乎天道,人們並不會太在意頭頂的天空。而當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氣候失調,水旱交浸,人們就會把關注的目光投向茫茫天宇。人們普遍認為王躍文是位專寫官場的作家,他自己卻並不認賬。他說自己從來隻是把活生生的人當作描寫的對象,官場隻是他為表現人物而設計的空間罷了。他最近出版的長篇小說《國畫》,洋洋五十萬字,對一批生存於權力中心和邊緣人物的世相百態的精微描寫,呈現了一代人的精神漫畫。小說在兩個多月之內重印五次,這在當代文學出版史上恐怕是一個紀錄了。

《國畫》我讀了兩次,先是讀初稿,成書之後又讀了一次。初讀此書,我憑著編輯的職業感覺,暗自認定這部小說一定會暢銷,因為它太抓人了,叫人欲罷不能。重讀時,我的感覺從容多了,而這時衝擊我心扉的是全書深深的憂患意識和高貴的精神力量。王躍文再一次以他一貫的社會責任感和良知感動了我。而生活中的他並不是時刻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他同朋友們在一塊兒嘻嘻哈哈,隨意而放縱。他機警幽默,是個很會寫小說卻不會講笑話的人。他講的笑話其實都有很好的腳本,隻是不善於表演,往往是自己忍不住先笑了,讓聽者笑得都有些莫名——笑誰呢?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vv340302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