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活太悠閑

沒錢的時候,我會為多掙一點小錢而不辭辛苦;等到什麼都有了,我卻不知道每天該做什麼,能做什麼,真是寂寥透頂。

我讀師範大學政治係,1988年畢業時被分配在廣州市天河區一所中學教政治課。那時月薪才100多元,白天講課,晚上寫教案,周末經常要參加政治學習,這些在今天看來沒什麼意思的工作,我那時感覺很有衝勁,日子過得很充實。

這10多年來,過得很快,現在想起來,感覺真的是“彈指一揮間”。不知不覺地結婚、自然而然地生孩子,然後是老公辭職下海,再然後是自己換了一份清閑的工作。一晃就快40歲了。

很多人說很羨慕我,當我說活得很無聊時,幾乎眾口一詞:“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相信他們說得也有點道理,但我的痛苦也是真正存在的。

我老公本來是公務員,1992年辭職下海。很多公務員下海後都被海水嗆得半死不活,有的人雖然表麵很風光,但大多數是打腫臉充胖子,開著名牌車還給人借錢去加油。但我老公卻出奇的順利,下海10年後,他的個人資產就有近千萬元。

2000年,老公給我買了一部本田車,雖然是二手的,隻有七成新,但從此我一出家門或辦公室,都在四個輪子上滑行。

第一次有車,就像第一次生孩子一樣,興奮得整天巴不得待在車裏不出來。也就是從2000年開始,老公在珠海開電子廠,經常兩三個星期才回家一次,忙的時候,有時一兩個月才回來一次。我每天下班後開著車無所事事,便開始學著少男少女去泡酒吧。

其實我並不會喝酒,隻是去消磨時間。不然我待在家裏會孤獨得渾身憋出油來。

我有一個女兒,平時都是她奶奶帶著,我偶爾看看她的作業,除此之外,我不知道我還能做什麼。而在學校裏更是清閑得發慌。我們辦公室主任怕他的位置保不住,什麼事都不想讓我知道,都不想讓我做,所以我在辦公室裏像個退休幹部。

都說泡酒吧很容易有外遇,我除了碰上幾個穿黑西裝、理平頭的男三陪,沒有遇過一個有感覺的陌生男人。

婚外觸電,因為生活太無聊

每天一下班,我寂寞得開著車不知道去哪好。老公不在家,也很少來電話,回家也平淡如喝白開水。為了消磨時間,有時我自己開車去郊外,一個人爬山,爬得滿頭大汗,又開車回來。

這麼折騰了幾次後,覺得沒有多少意思。在一個老朋友的“調教”下,2002年年底,我開始學上網聊天。

我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純粹無聊而聊天,聊的都是廢話。但廢話也有很多人願意跟我聊。

我其實並不懂聊天,不善於掩飾自己,人家問我什麼話,我基本都如實相告。所以我聊不久就碰上了同單位的一位博士生。我們早就認識,平時很少說話,但在網上的感覺卻不一樣,好像變了一個人,互相很有好感,聊到了深夜,還相約第二天晚上繼續上網聊。

也許是冤家路窄,第二天上午上班時,我們不約而同地在停車場停車。當他停好車,從車裏鑽出來時,我們正好四目相看。那一瞬間,我有點尷尬和好奇的感覺。後來他告訴我,他當時也有這種感覺。

那天晚上我們沒有上網聊天,而是一起吃飯,然後去看電影。跟八十年代的人談戀愛一樣。

看完電影,想回家覺得很無聊,兩人便討論要去哪裏。討論來討論去,覺得年紀大了,什麼地方都沒意思;去酒吧呢,烏煙瘴氣;去公園吧,像剛近城的民工;去蹦迪吧,這把老骨頭快散了,實在蹦不起來;去逛街吧,怕熟人看到。究竟我們這種年齡的人還能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