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與他,喝酒對酌,賞月縱馬。
而後餘生,唯見我往,不見他來。
======================================================
猶記得第一次遇見,是江南的小祠堂。說是祠堂,由於破敗早就成了一所沒有人來往的破廟。他和一條小黃狗,就在那兒,安靜的打坐。
溫家是個大家,但是他還是喜愛這份寧靜,從小就能比常人看破更多的他,曾被路過的一個老和尚誇讚為慧根清奇,百年一遇,但是溫大將軍是所向披靡的粗狂之人,自然是給予了那要飯的和尚一些銀兩,也不當他的話為真了。
但是他認為,這老和尚,一定是個高僧。於是他每日都去山地的破廟打坐,和那條狗一起,等待著高僧的再次來臨。
打坐的日子一直平平常常,隻是一日,寺廟外頭傳來了極大的呼聲,他和那條小黃狗躲在了門後,看到了一個被五花大綁的少年被抬進了破廟,綁在了柱子上。那些衣著華麗的少年始作俑者們歡呼著喊道,“你就在這裏餓死吧!沒有人會在乎你的!你這個賤婢生的兒子!”
那些少年們對著那個人拳打腳踢,直到太陽要下山了,他們才歡歡喜喜地跑出了破廟。門口傳來丫鬟們的呼叫聲起起伏伏。
“殿下——殿下您在哪兒——”
少年們遁著聲音走了,他才慢慢地從門後出來,蹲在了那個被綁在柱子上的少年旁。他看到少年的衣服被踩得破碎,他看到少年充滿了泥土和灰塵的臉龐。
少年大概和他一般大,或者是更小,他用身上的帕子輕輕抹去了少年臉上的汙漬,他看到少年巴掌一樣白皙的臉龐,精致而小巧的五官,美得如同畫裏走出來一樣。
他給少年鬆了綁,從自己的布包裏拿出了為了應付自己一天在破廟的糧食,放在了少年的前麵。
少年抬起頭來,清澈的雙眸帶著不解和訝異,他低頭看了看自己鬆開的雙手,默默地低著頭,開始吃起他給的糕點。
他很餓,他吃得狼吞虎咽。
糕點是溫府的廚師做的,鬆軟而香甜,少年把蛋糕都吃完了。
他猜想少年一定是一個有錢人家小妾的兒子,他遭受了欺負,吃不飽,穿不好。
他用手帕擦幹淨了少年的手,還把自己的外衣脫下,披在了少年瑟瑟發抖的身上。他放少年回去了,他聽到少年離去前,猶豫著對他開口說道,
“謝謝。”
他笑了笑,默默地在天黑之前跑回了家。
回去之後,他被溫將軍罵了一通,他告訴他,自己的外衣是在跌倒的時候弄髒了,便沒有穿回來。他向溫將軍要了一些精致的衣裳,第二日,他再次去那個破廟打坐,看到了少年的身影。
他把自己帶的衣裳全部送給了少年,他還把多帶的糕點給了少年,少年一邊吃,一邊看著他用骨頭逗弄那條小黃狗。
一個月,就這麼過去了。他以為這種生活會繼續,但是當他再次來到那個破廟的時候,他看到的是被圍著的破廟,他看到那群曾經欺人太甚的少年們,正在破廟裏大喊大叫。
他們對著小黃狗又踢又打,還不斷喊著,“今天想起來一看,發現那家夥竟然跑了,真是沒用,既然如此,就讓這條野狗消消火吧!”
他看到朝夕相伴的瘦弱的小黃狗被打得皮開肉綻,他想要衝進去,拯救那條與多年打坐陪伴孤寂的小黃狗,但是當他衝上前去,一個人拉住了他,將他拉離了這裏。
是那個少年。
他拉住了他,輕聲道,“別去,你會死的。”
他被拉到遠處的小巷,看到了破廟突然燃起的火光。他愣愣地看著,那他一年複一年來靜心打坐,他想要再次遇見那高僧而執念的地方,被燃成了灰燼。
伴隨著那些人的大笑聲,一切都如同嘲諷一樣刻入骨髓。
他在破廟前找到了小黃狗的骨骸。那群人已經大笑著遠去,他跪在地上,抱著那骨骸泣不成聲。
他把小黃狗葬在了破廟門前常常玩鬧的地方,伴隨著他所有的記憶,快樂的,傷心的,伴隨著對那高僧的執念與敬仰,伴隨著他日夜敲著的木魚,一同葬進冰冷的地底,封存起來。他轉過頭,沒有理會在那裏陪著他的少年,一個人離開了這裏。
他開始放任自己,他從靜心的少年變成了不羈的少年,從此花街小巷,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