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法則我覺得存在於我的心中,承認這些法則——不管我願不願意,——我就和人家結成信徒的團體,就是教會。’”

探索直到死,探索,逐漸參悟人為之活下去的永恒真諦,——這就是托爾斯泰的心靈這幾年追求的目的。“我的理智仍舊不明白,我為什麼要禱告。”他在《安娜

·卡列尼娜》的最後幾行裏寫道,“但我依舊會禱告,——不過,現在我的生活,我的整個生活,不管遇到什麼情況,每分鍾不但不會象以前那樣空虛,而且我有權使生活具有明確的善的含義!” ① 阿·阿·費特,《我的回憶》,第二卷,第289頁。尼·尼·古謝夫:《托爾斯泰年譜》,第221頁。 ② 阿·阿·費特:《我的回憶》,第二卷,第309頁。 ③ 尼·尼·古謝夫:《列·尼·托爾斯泰的生平》,第二卷,第207頁。1875年8月致斯特拉霍夫的信。 ④《安娜·卡列尼娜》。《全集》,瑟京出版社1913年版,第九卷,第304頁。

⑤ 同上,第305頁。 ⑥ 流動房屋是巴什基爾人的帳篷。“流動房屋是一個半圓形的木架,上蓋大塊毛氈,安有一張彩畫的小木門,用茅草或草鋪地。這種房屋容易安裝,也便於運輸。夏天在草原上住這種房屋是很愜意的。”見索·安·貝爾斯:《回憶錄》及比留科夫:《托爾斯泰傳》,第二卷,第188頁。

⑦ 尼·尼·古謝夫:《列·尼·托爾斯泰的生平》,第二卷,第207頁(1875年10月初致費特的信),又見《全集》,第六十卷,第618頁。 ⑧同上。 ⑨《列·尼·托爾斯泰與尼·尼·斯特拉霍夫通信集》,第24號信,第69頁。《列·尼·托爾斯泰與亞·安·托爾斯泰婭伯爵小姐通信集》,第270頁。

·401·

《列·尼·托爾斯泰與尼·尼·斯特拉霍夫通信集》,第77頁。

《列·尼·托爾斯泰與亞·安·托爾斯泰婭伯爵小姐通信集》,第263頁。1878年4月9日致尼·尼·斯特拉霍夫的信,見比留科夫:《托爾斯泰傳》。第二卷,第227頁,又見《全集》,第六十卷,第619頁。

1876年11月12日致尼·尼·斯特拉霍夫的信。見《全集》,第六十卷。比留科夫:《托爾斯泰傳》,第二卷,第268頁。同上,第269頁。同上,第269頁。同上,第271頁。

·

·柴科夫斯基:《彼·伊·柴科夫斯基的生平》,第一卷,第519頁,又見比留科夫:《托爾斯泰傳》,第二卷,第270頁。《全集》,第二十卷。比留科夫:《托爾斯泰傳》,第二卷,第222頁。《全集》,第十九卷,第388頁。比留科夫:《托爾斯泰傳》,第二卷,第223頁。同上,第230頁。同上,第231頁。

《伊·謝·屠格涅夫書信集》,第260頁。

比留科夫:《托爾斯泰傳》,第二卷,第239頁。《費·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第二卷,第236頁。《文學遺產》,第三十七、三十八卷合集,第234頁。《列·尼·托爾斯泰與尼·尼·斯特拉霍夫通信集》,第117頁。

同上,第117頁。《全集》,第十九卷,第397頁。

·402·第三十三章

探索

1877年4月12日,俄國對土耳其宣戰。“戰爭是我唯一

思考的問題,它擋住了我的視野。”1877年8月9日托爾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