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柯尼在高級審判庭上進行了幹預,判決才得以減輕,那女人被判一年監禁。
有關托爾斯泰正在寫劇本《活屍》的消息見報了。他的抄寫人,那個退伍中尉伊凡諾夫喝得酒醉醺醺,不住地嘮叨這件事。許多雜誌的出版商紛紛請求托爾斯泰給他們《活屍》的版權。涅米洛維奇——丹欽柯也來了,請求讓他在藝術劇院上演這個戲。但托爾斯泰都拒絕了。
“你們無論如何也猜不到,誰來了我這兒?”一次他從書房裏走出來說:“‘活屍’來過了!”
卻原來有個衣裳襤褸的落魄可憐人來了,他向托爾斯泰說明,他就是已被托爾斯泰寫進戲裏的那個 “活屍”。托爾斯泰接待了他,對他非常同情,物質上幫助他,跟他進行了推心置腹的談話,因此“活屍”向托爾斯泰保證從此不再喝酒。托爾斯泰委托幾個朋友為他安排了一個工作,他在那個崗位上做事直到去世。
另有一次,來了個小夥子,他想跟托爾斯泰單獨談談。他是他媽媽派來的。他媽媽就是被控犯重婚罪的那個女人。小夥子是她跟第二個丈夫所生。他向托爾斯泰轉達他媽媽的一個請求:請別出版這個戲,因為他們生活的整個悲劇,謝天謝地,好歹已經平息了,現在可能再次掀起風波。
為什麼托爾斯泰總是不寫完這個劇本,主要原因就在這裏。
·7222·1900年12月11日托爾斯泰寫信給契爾特科夫論及《活
屍》:“我寫戲是鬧著玩,或曰,遣興而已,草草寫就;不僅
不想現在就寫完它拿去出版,而且很懷疑,我是不是來日或
有一時會這麼做。在自己的良心麵前還有許多更應該做的事
情。”⑦
契爾特科夫對托爾斯泰的論文比對他的文藝創作更為關
心,因此每當托爾斯泰被自己心愛的事業(文學創作)所吸
引之際,他準定得向契爾特科夫道歉。
有個人被流放了兩年半剛回來,他是托爾斯泰的信徒布
蘭日,一個熱情奔放的、被新思潮所吸引的人物。他腦子裏產生了一個想法:辦一個叫《早晨》的雜誌,請托爾斯泰以及所有著名的作家——契訶夫、高爾基等人都來合作撰稿。為了這個出版計劃,那個曾經為棄絕儀式派教徒捐獻五千盧布的索爾達欽可夫也答應拿出錢來。可是,當契爾特科夫得知此事之後,寫了兩封措辭嚴厲的信給托爾斯泰(1901年1月3日,1月5日),信中他譴責托爾斯泰,說他一旦動手辦雜
誌,就必須向政府的書報檢查屈膝。
①比留科夫:《托爾斯泰傳》,第四卷,第425頁。 ②同上。 ③《全集》,第五十四卷,第249頁 ④同上,第97頁。 ⑤同上,第22頁。 ⑥柯尼:《在生活的道路上》,第二卷,第58頁。 ⑦《全集》,第五十四卷,第443頁。
·723·
第五十六章
革出教門
還早在1888年就提出了關於開除托爾斯泰出教會的問題。1896年在致C·A·拉欽斯基的信中,巴別達諾斯采夫就已經證實了他確有此意圖。1900年,“遵照皇帝陛下之聖旨,宗教法庭茲聽取神聖之東正教最高會議首席發言人之訴狀” ……此訴狀中列舉必須開除托爾斯泰出教門之各種理由。“如若列夫·托爾斯泰伯爵逝世之時不作懺悔,不與教會和解,則其追薦與安魂彌撒之宗教儀式無疑將使神聖教會蒙受極壞之影響,並招致勢必事先杜絕之迷惘。因此之故,東正教最高會議決定:列夫·托爾斯泰伯爵去世時如若不作懺悔,不與教會和解,則取締其追薦與安魂彌撒之儀式。”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