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凸現之謎(1 / 1)

四方之門,其誰從焉?

西北辟啟,何氣通焉?

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羲和之未揚,若華何光?

—— 屈原《天問》

昆侖山的四麵門戶,什麼人會從此出入?

西方和北方兩門開啟,什麼氣息通過此處?

太陽的光輝哪兒照不到,燭龍又能照耀何方?

羲和還沒有駕著太陽出行,若木之花為何放光?

2000多年前,楚國大詩人屈原行吟在楚國江湖大地,麵對茫茫蒼天,發出了久憋在心中的眾多疑問,這就是在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詩篇《天問》。

他的視野,並未投向當時人煙相對密集的中國東部地區,而是專注於人跡不多的茫茫西部地區——那是楚國的西鄰,是盛行太陽崇拜的地區,也是有著許多神話傳說的地方。在那裏,昆侖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世間所謂西王母居住的瓊台玉宇就建在昆侖山頂上;那裏有連通天地的神樹“若木”,太陽會沿著若木墜落,人間的巫師能沿著若木通行,將天上的神靈意旨和地上的凡人連接起來;天上的青鳥,也能交通神與人,將上蒼的旨意傳達到人間……

屈原有太多的疑問,期望蒼天能夠釋疑。然而他絕不會料到,2000多年前他的這些疑問,有些居然能與4000年前的四川廣漢三星堆青銅文明之謎暗合。

2000多年後的今天,在憑吊偉大詩人屈原時,稍稍用些心思,再次關注中國西部文明之謎,特別是三星堆之謎,無疑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