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隱藏之謎——祭祀坑之謎(1 / 2)

1986年,三星堆遺址相繼發現了兩個器物坑,即一號坑、二號坑。發掘者陳顯丹、陳德安在發掘報告中正式將兩個坑命名為“祭祀坑”。

祭祀,是古代中國最重要的大事。“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國家頭等大事,儀式自然會是精彩紛呈,而那些為祭儀所準備的精美華麗的器物,幸而留存,我們後人才能有幸目睹。

考古學家發現,器物分為兩個坑來埋葬,而不是用一個坑來搞定,說明兩個坑是分別挖成的,是為了兩次儀式所需而完成的。

這也就能解釋為何兩個坑中器物的時代相當,但兩個坑的挖掘年代稍有區別,即二號坑的年代稍晚的原因。

如果是這樣,就引出了如下一係列的疑問來。為便於敘述,還是按照發掘者的編號依次進行。

第21謎

為什麼一號坑埋藏器物要按一定的順序?

根據考古學家的判斷,一號坑的器物疊壓情況是按一定次序放置的:首先是投放玉石器,然後投放金杖、銅人頭像、銅人麵像、銅罍、銅尊等大型銅器,再倒入燒骨渣,最後放置陶盞、陶器座、銅戈等器物。這樣投放器物,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第22謎

金器、青銅器等珍貴物品為什麼會被棄置?

金杖、銅人頭像、銅人麵像、銅罍、銅尊等大型銅器都是當時的珍貴之物,是要花費許多人力物力才能獲得的。為什麼在祭祀時要拋棄它們在坑裏?難道是它們討人嫌,才棄之如敝履?

第23謎

為什麼要將器物打爛後才埋藏?

不喜歡金杖、銅人頭像、銅人麵像、銅罍、銅尊等大型銅器也就罷了,將它們埋藏就是了。但在埋藏時,為什麼還要將它們砸爛才埋藏?難道祭祀者與它們有著深仇大恨?或者說它們都是具有某種魔力的器物,需要打破才能消除它們的魔力?

第24謎

為什麼要在坑裏“燔燎”?

坑內的玉石銅器等器物大多殘破變形,除一部分是填土夯打擠壓所致外,其他可能是在“燔燎”的過程中焚燒毀壞。坑裏的骨渣大多泛白,少數呈藍黑色,說明是被火燒過;古人祭祀山川等自然神時,要將所獻犧牲的骨頭用火燒,稱之為“燔燎”。這在古籍《說文》《爾雅》中都有記載。

問題是,要“燔燎”祭祀山川,為什麼要有意將這些還未燃盡的骨頭傾倒在坑裏,讓其再對已經丟棄在坑中的玉石和銅器進行傷害呢?

第25謎

為什麼不用火燒毀的方式來處理埋藏器物?

如果祭祀目的是毀壞器物並丟棄,以達到祭祀所需要的效果,為什麼不省點事,幹脆一把火將要埋藏的器物用火焚毀即可,何必要勞神費力地又砸又烘烤地去對待這些器物?

二號坑

距離一號坑東南30米的位置,就是二號坑。出土清理時,坑內遺物共有三層:

下層堆積,主要為大量草木灰燼,炭屑、小型青銅器件、青銅獸麵、青銅樹枝、玉石器及大量海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