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幾大快事。
其中之一,便是去探索人類未知之謎。
哪怕為之去探險!
千百年來,無數的智者為此憚精竭力——那些令人怦然心動之謎,構成了無數美麗的誘惑。
對於美麗的誘惑,大家都是樂此不疲的。即便是遇到希臘神話中唱著天籟之音但卻一心想將你沉溺大海的美女海妖,仍有不少的人顧不得長者語重心長的忠告,甘願為了那令人心醉的時刻蹈身大海。
由古希臘文明,自然聯想到三星堆文明。
三星堆文明也是一種美麗的誘惑嗎?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曆經80年的陸陸續續地發現,迄今,三星堆文明依然是“神龍不見首尾”。
中國難道還有比三星堆更神秘更奇特的文明嗎?
自20世紀80年代始,我就糾結於三星堆文明。
說魂牽夢繞,是矯情;說糾結,是實情。
我就讀的四川大學,其博物館的前身,就是華西協和大學的博物館,至今仍珍藏著20世紀30年代燕家附近出土的三星堆玉器。
我的研究生導師、著名的考古學家童恩正教授,他的老師,大名鼎鼎的著名考古學家馮漢驥教授,兩人都是三星堆研究的先驅者。
我的研究生論文,也涉及三星堆。
我到出版社當編輯,忘不了三星堆。《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選》、《三星堆與巴蜀文化》、《三星堆研究》(田野資料集),《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記錄》等圖書都是經我手編輯出版。
我像魯迅所言,“時間就像海綿中的水,隻要擠,總是有的。”擠出時間,發表了數篇有關三星堆研究的論文:《蠶叢氏的南遷》、《蠶叢考》、《試論早蜀文化的淵源及族屬》等。
我在思考中積澱。
我在靜默中關注。
我有一種企盼,發自內心的企盼,
盼望著三星堆神秘的麵紗能被人揭開。
一晃二十多年了。
三星堆文明依然是“飛龍在天”,依然神秘莫測。
在編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館、三星堆研究院共同編成的,集三星堆出土文物之大成的《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記錄》的時候,沉澱在心中幾十年的疑問,猛然迸發。
麵對那些熟悉的奇特文物,我在心底裏發出詢問:
你是誰?你的使命是什麼?
你來自哪裏?去向何方?
這些疑問,蘊藏於胸中,凝結成塊壘。
如今,是直抒胸臆,一吐為快的時候。
是對是錯,也許隻有時間和讀者來檢驗;也許永遠都不會有答案。
於是,我奮筆寫下了這本書。
感謝有關領導,感謝天地出版社的同事們,也感謝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館的考古同仁,正是由於他們的支持與關照,本書才能如此迅速地付梓。
出版本小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拋磚引玉。
我相信,如果有心人都來關注,參與的人愈多,那麼,解開困擾考古學家和大眾的三星堆之謎的時間,也許會大大提前!
範勇
2010年2月5日於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