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小孩子要什麼表揚
在班上名列前茅的小柯,競賽常拿獎的乖孩子,近半個月來舉止異常。正是如花的歲月,可他竟說:“活著真沒意思。”老師正在講課,可他竟對窗戶的把手產生了興趣,有一種想去摸它的強烈衝動。他哭著告訴媽媽:“媽媽,我有病!”
心理醫生後來發現,由於父母的家教太嚴,對孩子總是采取否定式的教育方式,小柯已經憋出病了!
在一間安靜的談話間裏,小柯向心理醫生袒露了心聲。
由於父親的工作調動,四個月前,小柯全家從東北搬到成都,16歲的小柯到成都的一所重點中學插班。初來乍到,他不會講四川話,身邊的朋友少了許多。倍感孤單和寂寞的小柯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可,隻有在學習上加倍努力,上學期的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可是這學期一開學,他就失眠,夜裏一遍遍地把房間的燈打開,看牆上時鍾的指針;老師上課時,坐在最後一排的小柯突然間對窗戶的把手發生了興趣,有一種想去摸它的衝動。為了克製這種衝動,他的理智不斷與情感交戰,老師的講課他根本沒聽進去。有好幾次小柯哭著說,“媽媽,我有病。”
最近一段時間,媽媽早晨起來時常發現兒子蜷縮在被窩裏悄悄哭泣。一個周五,小柯淩晨4點就起床,給媽媽唱了一首《舍不得走》後,出門前留下一句話:“活著真沒意思。”
為了尋找病因,醫生和小柯之間有了這樣的對話——
醫生:“你平時的成績怎麼樣?”
小柯:“還可以,上學期期末在全年級排名第六。可父母老說我能不能朝前麵衝一衝,拿個第一,將來可以讀更好的大學。”
醫生:“那你拿到過第一嗎?”
小柯:“拿過幾次。可是我拿到以後,他們會覺得很正常。”
醫生:“在你的印象中,父母有沒有因為某件事情表揚過你?”
小柯:“爸爸媽媽從來沒有表揚過我,他們隻是說我,還時常說小孩子要什麼表揚,多批評才能管教好!我隻把競賽得的特等獎和一等獎拿給他們看,而在我的抽屜裏,有一疊參加物理、化學競賽獲得的二等獎和三等獎,我都不會拿給父母看,因為他們會問我為何不拿一等獎。”
醫生:“那你為什麼不換個角度想:拿了獎總比不拿獎強?”
小柯:“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父母也沒有這樣說過。”
醫生:“那你覺得生活到底有沒有意義?”
想了很久,小柯搖頭說:“沒有!”
和小柯談完話後,醫生把他的媽媽單獨請了進去。根據小柯不斷看鍾和想摸窗戶把手的異樣表現,醫生初步診斷,他患上了一種名叫強迫症的焦慮障礙。醫生稱,在對小柯的教育中,家長長期采用一種否定式的教育,基本上不表揚他。小柯的生病與家長給他的壓力過大、對他要求過高有關。有的強迫症的患者甚至會產生輕生厭世的念頭,小柯的家長應格外注意,必要時可以讓小柯住院治療。
谘詢結束後,醫生認為小柯必須吃藥才能去除腦海裏那些奇怪的想法,同時小柯與他的家人還需要接受心理治療。父母必須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要對孩子進行一味否定,否則,像小柯這樣優秀的孩子,恐怕真要毀在父母的手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