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你簡直蠢到家了

羅誌祥是一位成績較差,但體育很棒的高中生。他的中考總分僅僅三百多分,平常考試也常不及格。家長老罵他:“你簡直蠢到家了!”同學們也笑他蠢,還說他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樣,日複一日,他也覺得自己又笨又蠢,有了很強的自卑心態。

在第一屆校運會100米的短跑中,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冠軍。晚自修上課時班主任說:“今天,全班同學的表現是無可挑剔的,運動員們的頑強拚搏精神令我很感動。特別是他——羅誌祥同學,奪得了校運會的第一個冠軍,創造了校運會100米短跑的第一個紀錄。他不僅為我們班爭得了榮譽,也給其他運動員鼓足了勇氣;他不僅是我們班的驕傲,也是實驗高中的驕傲。”正在這時,羅誌祥走進了教室,教室裏立即發出了長時間的熱烈掌聲,他的臉上一下子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這是一種自信的笑。校運會後,上課時班主任和同學們都以更熱情的態度幫助他,讓他回答較為簡單的問題,即使他回答得不正確,也不去傷害他的自尊心,而是更耐心地引導他。老師在課後還給他單獨布置一些難度不大的作業,數量也不多,不讓他產生厭煩情緒。老師在批改作業時也常常給他“優”或“良”,這樣使他對學習漸漸有了興趣。開家長會時,他的家長激動地對班主任說:“這孩子,變樣了!”

在當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長體罰孩子的現象是大大減少了,但還是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對“不爭氣”的子女出言訓斥、嘲諷,進行一種“心罰”。殊不知,這些冷暴力對孩子稚嫩的心靈有更大的傷害。

“哀莫大過於心死。”家長用尖刻的語言奚落、諷刺、挖苦孩子,表麵上看比體罰“文明”,但它帶給孩子的傷害絕不比體罰小。從某種程度上講,可能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體罰更多傷害的是孩子的身體,而心罰更多的是傷害孩子的心靈。受心罰的孩子的自尊心很容易被摧毀,自信心被打擊,智慧被扼殺。

某中學的小範同學說,小學時的他是一個很調皮的孩子,成績不太好,很多老師不喜歡他,父母也對他不停地責罵:“簡直蠢到家了!”聽多了這樣的話,看夠了老師的白眼兒,他自己也開始厭學。上了中學,班主任張老師一句“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考出好成績”將他從自棄的邊緣拉了回來。現在小範是班裏的學習委員、校音樂隊的隊長,學習成績也名列前茅。

熱愛孩子是父母的天職,但怎樣去愛、如何去教育卻大有講究。任何情況下,家長都不應該用諷刺、挖苦的語言和方式去傷害孩子,不應該心罰或變相心罰孩子。家教成功的父母是深悟“良言”的妙用的,他們善於觀察與揣摩子女的心態,然後選擇時機有針對性地用“良言”撫慰和溫暖孩子。當孩子受挫折時,說幾句話解圍;當孩子沮喪時,說幾句話鼓勵;當孩子疑惑時,及時用柔和的語言給他提個醒;當孩子自卑時,不忘記用他的“閃光點”燃起孩子的自信心;當孩子痛苦時,設身處地說些安慰的話。

但願天下的父母不再使用“冷暴力”心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