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3歲的這年夏天,希爾頓還從父親的身上學到了一種十分可貴的品質,這種品質在希爾頓以後的從商生涯中發揮過重要作用,使他終生受益。

那年夏天,邊陲的許多拓荒者手裏都有槍,而希爾頓的父親卻一向拒絕帶槍。對父親的這種行為,希爾頓實在無法理解。因為,在當時,除了附近的印第安人經常襲擊過往客人外,父親還常常和一些酒鬼、亡命徒之流做生意,生命時刻受到威脅。

“聽我說,康尼。”父親有一回對希爾頓解釋道,“我隻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種是永遠帶著槍,一種是永遠不帶槍。不帶槍是靠你的智能,帶槍是靠你的拔槍速度。可是,隻要你帶槍,你就會拔槍。可是,有多少人因為拔槍慢了點兒就永遠倒下了。”

盡管父親說的話很在理,但希爾頓認為在那種環境中帶槍還是應該的。有一天晚上,發生的事改變了希爾頓的看法。那天晚上,商店已經打烊了,希爾頓到酒店裏去找父親回來吃晚飯。希爾頓一踏進酒店的門,便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有一個喝醉了酒的農場工人正把槍口對準父親的胸膛,並宣稱再過一個禱告的時間他就要開槍。空氣似乎凝固了,每個人都睜大著眼睛、屏著呼吸怔怔地看著。就在這時,但見父親語氣柔軟而又理智地開始說話,雖然希爾頓站在門口聽不清父親在講些什麼,隻見那個醉漢拿槍的手卻開始抖動……最後槍掉在了地上,那個醉漢伏在父親的肩上痛哭流涕,語無倫次地說愛父親勝過自己的手足。

“他說的都是真話。”在回家的路上,父親對希爾頓說道,“可是,你想想,如果我也帶了槍,我們兩個必定有一個人會躺下。”

從此,希爾頓深深地認識到:文明終究會戰勝並取代野蠻和無知。

許多年以後,當希爾頓在事業上遇到兩難選擇時,總能從那天晚上發生的故事和父親的話中尋找到答案。

在希爾頓14歲時,父親又把他送到正在擴建的新墨西哥軍事學校就讀。希爾頓認為,在學校裏他學不到任何東西;他想學的東西,在家裏的工作中便全都能學到。然而,他拗不過母親,還是去上學了。在學校裏,他除了對計算比較偏愛外,對其餘的功課絲毫沒有興趣。一學年過完之後,希爾頓又回到家裏繼續為父親打工。

這時,父親不再把已快年滿14歲的兒子當學徒看待,薪水調整為每月10美元。當然,工資加倍,工作量也得加倍。

暑假過去之後,父母又給他換了一所學校,在這所學校裏,他開始接受宗教教育。

再逢暑假時,他依舊回去給父親打工。由於一次在與一個精明的顧客在討價還價中有出色表現,深得父親讚賞:“你做得很好!現在你可以一路不怕了。”他的薪水也被調整為15美元一個月。在數次為父親打工的過程中,希爾頓漸漸明白了:顧客有殺價的權利,賣主要獲取利潤的回報,雙方可以在“好價錢”這一節骨眼兒上大作文章,竅門在於要了解貨色的品質,提出一個富有彈性的價位。

就在13歲的這年夏天,希爾頓還從父親的身上學到了一種十分可貴的品質,這種品質在希爾頓以後的從商生涯中發揮過重要作用,使他終生受益。

那年夏天,邊陲的許多拓荒者手裏都有槍,而希爾頓的父親卻一向拒絕帶槍。對父親的這種行為,希爾頓實在無法理解。因為,在當時,除了附近的印第安人經常襲擊過往客人外,父親還常常和一些酒鬼、亡命徒之流做生意,生命時刻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