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讓寶寶承認與接受失敗

誰都喜歡成功,不喜歡失敗,寶寶也是一樣。但是,麵對失敗,家長首先要讓寶寶承認自己的失敗,並且接受。比如故事裏的萊萊,麵對自己被另一個小朋友不斷地打到手背,他哭了,並大聲吼“你不許贏我”,這是寶寶不接受失敗的表現。家長這時應該開導寶寶,讓寶寶明白“輸”是很正常的,沒有人會一直贏,幫助寶寶承認失敗,接受失敗。

二、家長要留意自己的態度

家長麵對失敗的寶寶時態度也要注意,不要責備孩子“你怎麼那麼沒用,連他都贏不了”,這會加倍增加寶寶的失敗感,可能使寶寶從此害怕挑戰,畏懼挑戰;更不應該對寶寶說“無所謂,隻是遊戲嘛”,因為這樣會導致寶寶不求上進,對其今後的發展不利。

三、讓寶寶說出感受

寶寶失敗後,父母要多留意寶寶的情緒變化,讓寶寶說出感受,擁抱著寶寶讓他盡情地哭,讓寶寶知道失敗以後是可以難過的,接著慢慢引導寶寶找出失敗的原因,然後幫助他對症下藥。

四、轉移寶寶的失敗

家長還可以轉移寶寶的失敗,讓寶寶重新恢複爭取成功的信心。在寶寶失敗後,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發揮自己的優勢。當孩子感覺到自己並不是一無是處時,他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

五、消除心裏的壓力

如果寶寶擔心因為自己的失敗,好朋友會離開他或嘲笑他,父母可以告訴寶寶,真正的好朋友是不會嘲笑他的失敗的,不信明天可以再去找他們玩玩看——一般來說,孩子們的友誼都是今天吵架,明天就好,不存在仇恨和嘲笑,所以家長可以放心地鼓勵寶寶在失敗以後繼續與那個小朋友一起玩耍。

好習慣故事屋

新龜兔賽跑

自從兔子在龜兔賽跑中因為睡覺而輸了之後,就每天閉門思過,積極鍛煉,準備再找機會贏得比賽。

2008年到了,國家體育局要選一名跑步選手參加奧運會,於是,他們找到了龜兔賽跑的冠軍——烏龜。就在國家體育局的工作人員剛要把烏龜帶走時,烏龜的老對手兔子來了。

烏龜見兔子來了,說:“哈哈,我的手下敗將,你怎麼來啦?”

兔子聽了氣極了,大聲說:“別說什麼手下敗將,有本事再來比一比!”

烏龜心想:哈哈,這隻笨兔子,我就知道他會這樣,等一會兒他睡著了,照樣是我的手下敗將!於是,烏龜跟工作人員說馬上安排一場比賽,還特意說一定要擺上一棵大樹。

盛大的新龜兔賽跑開始了,兔子像火箭一樣衝了出去。突然,他看見了一棵樹,這棵樹嚇了他一跳。但是,他馬上鎮定下來,心想:烏龜這個老家夥,肯定是想引我睡覺,那我何不來個將計就計呢?於是,兔子躺在樹下裝睡。

觀眾席上突然沸騰起來了,有的氣得直跺腳,有的高興得哈哈大笑。烏龜以為兔子快到終點了,急忙向前衝。可是烏龜定睛一看,發現兔子睡著了,就哈哈大笑著慢悠悠地往前走。

烏龜剛走過兔子時,兔子立刻起來,跟在烏龜後麵走路。觀眾席一下子爆發出一陣掌聲,烏龜聽了還以為是給他的呢。就在烏龜快要到終點的時候,兔子飛也似的超過了烏龜。烏龜還沒反應過來,就被記者撞開了,原來兔子贏了!

采訪過程中,有一個記者問了兔子一個問題:“為什麼您上次輸了,而這次贏了呢?”

兔子聽了答道:“因為上次失敗以後我沒有氣餒,找出原因,積極鍛煉,所以這次我贏了。”

“那你認為這次烏龜輸了比賽是由於什麼原因呢?”記者繼續問道。

“俗話說驕兵必敗,你們可以去問問烏龜是怎麼輸的。”兔子指著烏龜說道。

還沒等記者們問,烏龜就灰溜溜地從河裏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