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要保證睡眠時間,你每天早上都要醒那麼早,中午又不太肯睡覺,所以隻能晚上早點兒睡!”媽媽耐心地解釋道。

“那隔壁的涵涵怎麼9點才睡覺?他比我多看好多動畫片呢!”妞妞嘟起小嘴巴,不滿意極了。

“涵涵每天中午還要午睡兩小時呢!”媽媽立刻說道。

“那從明天開始,我也午睡。今天就讓我多看一會兒電視,好不好?”妞妞請求道。

媽媽考慮了一下,說:“好吧!”

這段寶寶與媽媽的對話就很好地說明了問題,寶寶會關注其他同齡人是如何生活、處世的,肯定會提出一些“不公平”的現象,隻要是正確、可以變通的,家長不妨尊重他們的意願,適當地進行調整與變通。倘若是不合情理的,則需要父母把握時機與方法,做好解釋工作,以保證寶寶身心健康地成長。

三、和寶寶一起麵對“不公平”

“媽媽,媽媽,不公平!”小雪哭著跑回家,衝著媽媽大聲嚷道。媽媽了解情況後,才知道原來是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本來應該輪到小雪玩滑滑梯了,可是另一個小朋友“插隊”,他的媽媽還幫著說:“他小,你讓讓他!”小雪氣憤極了,可是又不敢跟大人吵架,隻能哭著回家找媽媽。媽媽對小雪說:“你應該把公平原則對那個媽媽講清楚,隻要有道理就不要害怕。”媽媽不僅表示支持女兒,也讓女兒知道想讓事情改觀,不能光抱怨,要努力爭取。生活中,寶寶不可避免地會見到或遇到有失公平的事,有時候他們是犧牲者,有時候他們也要是挑戰者。

好習慣故事屋

公平與無私

公平是個孤兒,沒有爸爸媽媽,沒有兄弟姐妹,家裏很窮,到三十來歲還沒有成家,天天扛著鋤頭到山上開荒種地。

有一日,公平在山上掘地,掘到一個金元寶。金元寶兩翼上各有兩個字,一邊是“公平”,一邊是“無私”。公平想:這邊是我的名字,這半是我的;還有一半是無私的,可不曉得無私是什麼人,住哪裏呀?公平想,要不,我去找無私吧,好把這金元寶與他平分。公平回家收拾收拾,就出發了。

找了兩個多月,公平還是找不著叫無私名字的人,一直找到福建。這一天,公平住進一家客棧,正好客棧隔壁這戶人家張燈結彩,吹吹打打,很熱鬧。公平問主人:“隔壁人家有什麼喜事,為什麼如此熱鬧?”店主人說:“是無私要娶媳婦了。”公平聽到“無私”這個名字,高興極了:“噢,總算找著了,總算找著了!”

公平趕緊把元寶拿到無私屋裏,要與無私分。無私摸不著頭腦,問公平:“你的元寶,怎麼拿來和我分?”公平說了事情的經過,遞過元寶說:“你看,元寶翼上有你的名字,也有我的名字。我不知道你住這裏,足足找了你兩個多月了。”

無私死也不肯分,對公平說:“你撿到的東西就是你的,我不能分。”叫公平拿回家去。公平生氣了,說:“你不分,我就不回去了!”

這時,新娘娶到,迎親的人擠了一屋。大家見公平不肯回去,都勸無私把元寶分了。無私沒有辦法,隻得拿來斧頭,把金元寶放在門檻上,一斧頭劈下,劈做兩半。

金元寶崩開,震動了無私的上間廳堂,把照妖鏡後的地麵震裂開。這一震呀,裂縫一個接一個,跳出兩百多個小金元寶,每一個元寶的雙翼上都有“無私”和“公平”的字眼。無私把這些小元寶也和公平平分,公平一個,無私一個,兩份分開。元寶分好,無私留公平吃了喜酒,才讓他回住處去。

公平回到住處,想想自己什麼親人都沒有,獨自一人,要那麼多金元寶也沒有用,就把元寶送給了那些貧困的農民。無私聽說公平把金元寶都給了窮人,想想自己也不應該把無故得來的那麼多元寶留著,也拿出來給了農民。

不久,皇帝知道了公平和無私的事跡,大為讚賞,封兩人做了官,並告誡百姓要向他們學習,為人處世要公平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