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還是我們去找他吧,免得又傷了他的自尊。”清江水說,王騎士也心領神會地笑了起來。

清江水和王騎士來到二王子的房間,二王子還沒有睡。

“王子殿下,清江水和王騎士求見。”保護二王子的護衛向他稟報說。

“請他們進來。”

見清江水和王騎士主動前來相見,二王子也很開心,他慌忙請兩位進來,讓人給他們上茶。

“多謝二王子殿下,‘定位鍾’終於找回來了,也有二王子的功勞。”清江水說。

二王子反倒愣住了:“這……我可不敢當,如果有功勞,也不至於挨人一拳了。”

王騎士尷尬地撓撓後腦勺。

清江水卻說:“王子殿下,黑頭鳥如果不是你所養,它也不會把‘定位鍾’叼來這個地方。如果真是這樣,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找回‘定位鍾’了。我要感謝你,也是因為你養的這隻黑頭鳥。”

二王子笑了,說:“看來,我養這隻黑頭鳥,算是養對了。”

二王子與清江水、王騎士交談至深夜,三個人似乎有相見恨晚之勢,王騎士與二王子也可以說是不打不相識。

當二王子了解到這個“定位鍾”對清江水的意義時,大為吃驚,感歎世間還有這等奇事。同時,他也為自己沒有及早歸還“定位鍾”感到後悔。

不過,二王子並沒有想要為難清江水和王騎士,雖然他不肯告訴“定位鍾”的下落,卻為他們尋找“定位鍾”提供了線索。“高山流水”的提示,讓清江水他們想到要尋找撫琴的人。而他們在城裏遇見的打柴人,正是他的師傅,也是二王子特意安排的,目的就是想讓他們找到“定位鍾”,也讓他們明白什麼是索馬裏的“高山流水”。

等一切都塵埃落定,二王子與清江水、王騎士也成了好朋友,真應了“高山流水”的故事。

第二天,打柴人送二王子、清江水等五人出了密林,他們各自回自己的地方去了。分手的時候,二王子邀請清江水再次到老國王的大殿,這一次,他要好好款待自己的朋友。

清江水拿著“定位鍾”回到了鄭和的船隊。

讓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在清江水他們尋訪“定位鍾”期間,二王子已經向鄭和說明了事情的緣由。鄭和佩服二王子,認為他必將是索馬裏最出色的國君。同時,鄭和也接受了二王子的建議,願意以貴客的身份,再次拜訪老國王的大殿。

王景弘將軍知道這件事之後,很是生氣——他生的是王騎士的氣。王騎士跟隨鄭和下西洋,這一路上惹了不少的事,可大家都念其年幼,不但幫襯著他,還縱容著他。王景弘將軍向鄭和和二王子建議,就趁這個機會,讓王騎士嚐一點苦兒頭,讓他明白一些道理。

也是因為二王子,鄭和的船隊得到了大量的補給,為再次出發遠航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清江水笑了,唐三藏取經回去的時候,如來佛祖曾經問觀世音菩薩,唐三藏經曆了多少磨難,觀世音菩薩說是八十難。於是,沒多久,最後那八十一難還是降臨了。清江水笑這最後一次尋找“定位鍾”,就好像是唐三藏的第八十一難,隻有經曆了最後的磨難,才能取回真經。

不過,事情終究是圓滿結束了,清江水感到很欣慰,一路上跟隨鄭和,讓他學到了不少的東西,他覺得自己成熟了,也更有責任感了。

王騎士開始檢討自己的錯誤,發誓要將自己身上的毛病一一去掉。如果不是這次尋找“定位鍾”,他可能還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這些缺點會給別人帶來什麼樣的麻煩。

鄭和原先預定的十日時限,現在才過了五日,他決定,盡快起航前往聖城麥加。

在出發之前,受老國王和二王子的邀請,鄭和再次來到了老國王的宮殿。這一次,其他國家的國王也來了,大家以禮相待,氣氛融洽。

“國王陛下,前次造訪,多有冒犯,還請國王陛下原諒。”鄭和懇切地說。

老國王嗬嗬地笑起來,眾位國王也舉杯向鄭和示好。這個時候,鄭和才發現,這些國王眼中流露出來的是尊重之情。鄭和也才發現,之前老國王和眾位國王對自己的畢恭畢敬不是尊重,而是畏懼,他也明白了二王子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一個國家的威望,不是因為你的強大,而是因為你尊重了別人。

王騎士也站起來,走到二王子的跟前,向二王子敬酒道:“王子殿下,我無心冒犯了殿下,請殿下恕罪。”

二王子連忙也站了起來:“事情多有巧合,我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大家就不要再相互責怪了。你我現在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間可以無話不談,我希望騎士兄弟將來能夠成為一名真正的大將軍。”

二王子端著酒杯,來到清江水的麵前:“清江水,祝願你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中,也祝願你今後生活得開心,我們永遠是好兄弟。”

大家共同舉杯,祝願鄭和的船隊航行順利,也祝願大明更加強大。

打柴人也來了,他是要為在座的各位撫琴彈曲,就彈那曲“高山流水”。

清江水仔細地聽著,他要把這個旋律記在腦海中,等回到了21世紀,向世人展示另一首曠世名曲“高山流水”。

是時候起航了,老國王、二王子和眾位國王都前來為鄭和送行。

索馬裏恢複了往日的寧靜,這片海域也再沒有海盜出沒。相信將來,在二王子的帶領下,索馬裏會更加的強大,這片海域也會更加的安寧。到時候,過往的船隻,再也不用擔心神出鬼沒的海盜了。

“清江水哥哥,下一站就到麥加了,你確定要同我們一起去朝覲嗎?”王騎士站在甲板上問。

這處甲板,曾是清江水和王騎士常常立足的地方。那時候,他們也常常因為“定位鍾”的事情煩惱。如今,“定位鍾”已經不再是他們煩惱的事情,可他們的心情卻更加的惆悵。

“當然要去朝覲了,我要虔誠地朝覲,讓神靈保佑我們的船隊和我們的國家。雖然我不是大明的人,可是600年後,我還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大明也算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