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2 / 3)

簟溪堂漸漸融入了學校生活。簟溪晟也開郎了不少。

周六,四個小孩子手牽著手跟段媽媽去趕集,集市上很熱鬧。簟溪堂站在蛋糕坊新鮮出爐的夾心蛋糕前,大眼睛多看了好幾眼。這麼久的相處,段明寧早就知道他喜歡吃甜食了,因此掏出爸爸給的零花錢,結果,還不夠。汐槿很慷慨地拿出自己那份。

簟溪堂紅著臉,吃的滿嘴都是奶油。段明寧用手指去擦,弄得簟溪堂很癢,兩個人在大街上笑鬧起來。

轉眼就到了暑假。

這是簟溪堂過的最快樂的暑假了,而且他相信,隻要跟段明寧在一起,以後都會這麼快樂的。

段明寧怎麼會有那麼多鬼點子呢?去掏鳥窩,爬上樹摘洋槐花,拆蜂窩被蜇得滿身包,他那麼快活那麼開心,笑起來,連山河都會失色。

暑假快結束的時候,是農民豐收的季節。簟溪堂和哥哥也跑到段明寧田裏幫忙,說是幫忙,其實幾個小孩子就是在搗亂。那個時候,農家收割稻穀,還都是人工的,要先把金黃的稻穀擱倒摞好,然後用拌桶脫粒,拌桶非常重,需要兩個人前麵一左一右拉著兩個耳朵才能往前走。每次段爸爸和段媽媽走桶的時候,幾個小孩子就跑到後麵去“騎桶”,玩得不亦樂乎。好在,幾個小孩子也都不是很重,不然,段爸爸非揍人不可。

晚上,收割後的稻草扔在田裏,有好些人家不要,段明寧就拿衣服從家裏兜了土豆兒,幾個人跑到田裏點燃稻草烤土豆兒吃。香噴噴的土豆兒,一個個從灰燼裏滾出來,看得簟溪堂口水直流。他從來不知道,土豆兒還可以這麼吃。

有些人家收割了稻穀後,會把稻草束起來立在田裏,有水的田裏,笨泥鰍就會鑽到草垛子底下,段明寧每年這個時候都要去田裏捉泥鰍。汐槿最喜歡唱那首歌,“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田邊的淤泥裏到處是泥鰍,天天我等著你等著你捉泥鰍,大哥哥好不好,咱們去捉泥鰍!小鳥的哥哥帶著它捉泥鰍哦,大哥哥好不好咱們去捉泥鰍!”幾個孩子光著腳丫子在水田裏玩得姓什麼都忘了,很快就變成了一個個小泥人。

簟溪堂小心地拎開一個草垛子,滑溜溜的小泥鰍立馬警覺地僵住不動。簟溪堂很興奮,自己又不敢捉,怕那小東西溜掉了。悄悄拉了拉旁邊還在鑽洞捉鱔魚的明寧,段明寧隨意瞟了一眼,左手一伸,簟溪堂隻覺得眼前一花,再看時,明寧已經把捉來的泥鰍扔到了簟溪堂懷裏,然後轉過頭繼續捉他的鱔魚。

汐槿和溪晟也收獲良多。

那個時候很流行那種兩毛錢一袋的毛毛瓜子兒。段明寧總是把錢攢好,買瓜子兒給簟溪堂吃。

一言一行中,真當簟溪堂是他的小婆娘那樣寵著。

第4章:分別後

可是,不是所有的快樂都能定格在最美的時候。當簟溪堂已經徹底離不開段明寧的時候,當他已經忘記遠在新疆的家的時候,幾年沒見麵的父母天外飛仙般降臨在舅媽家。

簟溪堂還是沒怎麼長高,哥倆兒站在一起都那麼瘦小。簟媽媽看著兩個孩子,哽咽得說不出話。高高大大的簟爸爸走上前來,一左一右將兩個兒子抱了起來,棱角分明的臉上一陣動容。

“小晟,小堂,爸爸和媽媽來接你們回家了。”

溪晟臉上並沒有過多的激動,他和小堂不同,從小,他就在這裏,他是舅媽和舅媽家的奶奶養大的,對自己的父母很陌生。況且,他對新疆沒有什麼印象,所以他並不想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