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播種在她心田的複仇種子正在悲傷、忿怒的灌溉下開始成長、茁壯,迅速地改變了她——一位容顏絕世、善良純潔的天使!她望著無際夜空,喃喃自語道:“我要替大哥複仇!我要殺盡傷害大哥的仇人!我要用一百條、一千條命來抵償大哥的死!”(第二十八章)
從此,什麼“冤仇宜解不宜結”、“得饒人處且饒人”全成虛妄。她埋下胡怕齡的同時,也把自己的心埋入雪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已變成了“行屍走肉”;為求速成武功,增強複仇實力,她要充分利用她的天賦本錢,以色換藝!按仇之火激發了她生命中所有的潛能;她一掃嬌柔、懦怯,變得堅強、機詐無比!她決計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但要自主命運,更進而要主宰他人,將天下英豪、邪魔外道皆玩弄於股掌之上!隻等大仇得報,即相從丈夫於地下,以酬英雄知已之情。
作者寫一代尤物穀寒香成為“複仇天使”之後,含垢忍辱,因時製宜;層層轉進,一變再變,是頗見功力的。於焉先有色誘江北綠林奇士鍾一豪,收作裙下不二之臣(第二十九章);再有江湖癡情女苗素蘭為之籌謀畫策,李代桃僵(第三十二章);三則玉趾飄香,移花接木(第三十五章);四則以身相許殘廢老怪佟鮑常,騙取武林奇學(第四十四章);五則威服群雄,接掌綠林盟主(第四十五章);六則智賺“罪魁禍首”酆秋,月為虎倀(第五十四章)。其間“問心子”線索乍隱乍現(見前文),遙相呼應。及至穀寒香重返天台萬花宮,於地闕內獲得三妙書生無上武學真傳,乃牢牢扣上“玉手染血——造劫武林”的故事主題。她終於毀滅了一切,也毀滅了自己!
質言之,對這個兼具善惡於一身的“英雌”人物,要想寫得令人又愛又恨又值得同情,殊非易事。但作者彩筆紛披,易入微,居然辦到!使看官不得不掩卷歎息;穀寒香的確是“造反有理”!對她那無所不用其枝的手段,卻又不寒而栗。“恨”的力量果真有這麼強大嗎?或評這隻有從當代心理學上有關人格發展論、刺激反應論及認知中找尋答案了。臥龍與易容合作成功實異數
論《天香飆》之種種非凡成就,不能抹殺易容對本書所作的貢獻。坦白說,若無易容應邀參與後十八章創作,妙筆生花,翻空出奇,也許本書將為之減色不少。
易容本名盧作森,湖北人,一九四○年生;政大中大係畢業,學養、文字俱佳。一九六五年盧氏以“易容”為筆名,出版《王者之劍》小說;文情跌宕,張弛不定,功力幾與司馬翎相捋,直追金庸。惟作品甚少,僅得《王者之劍》、《大俠魂》、《河嶽點將錄》三部而已。嗣後即封筆,專心從事中學教書工作。
據知,一九六一年易容尚就讀大學四年級時,因臥龍生正值創作高峰期,分身乏術;乃口述大意,請易容代筆續完《天香飆》。是故,除故事大架構(如“問心子”之秘、穀寒香之死)而外,後十八章殆可視為易容初試啼聲、獨立完成之傑作.最以為奇的是,對於臥龍生前伏暗筆,易容不但照應得麵麵俱到:且自出機杼,將穀寒香善、惡兼具的雙重性格發揮到極致,益增本書趣味性、可讀性。這在代筆盛行卻每多失敗的台、港武俠小說界(賢如金庸亦不能免),實為異數!
易容自《天香飆》第四十五章“重出江湖”接手,寫穀寒香玄功初成、刺殺老怪佟鮑常後,言行變得喜怒無常,性情難測!這在心理學的動機論、學習論或場地論上是說得通的。因為她在萬花宮朝夕麵對的是一個殘酷絕倫、心理變態的老魔頭,耳聞目睹皆為人間慘事;對其以整人為樂的作風亦早已習以為常。在這等環境中薰染既久,焉得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