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大雜院走出的總統——英雄不問出處(1 / 2)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沒有人可以選擇自己出身的環境,但我們可以嚐試改變自己的生活。

和那些顯赫的政治家族不同,普京沒有值得誇耀的血脈,也沒有富可敵國的財富,但是他有一個溫馨快樂的童年,在這個普通的大雜院裏,有和他形影不離的小夥伴,有斑駁的舊水管,也有看著他長大的街坊鄰居……

普京就是在這個平凡的環境下長大,但最終卻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1952年10月7日,41歲的老普京夫婦迎來了一個新的家庭成員,這個孩子叫做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他的名字在日後甚至被寫入一首歌謠之中:

“我的男友打了一場架,打得遍體鱗傷,喝得酩酊大醉又沉淪毒海。他簡直令我無法忍受,我把他逐離我的身旁,我如今想要一個像普京的人。昨天我在新聞裏看到了他的身影,他說,這個世界正處於十字路口。他是那麼具說服力,使我下定決心想要:一個像普京的人,一個像普京強而有力的人,一個像普京不酗酒的人,一個像普京不使我傷心的人,一個像普京不會舍我而去的人。”

是的,他日後的確是一個英雄人物。

普京出生在列寧格勒市(現聖彼得堡市)中心巴斯科夫胡同的一個大雜院裏,他的童年時光就是在這個大雜院裏度過的。

普京既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不幸的是他曾經有兩個哥哥,卻都幼年早夭;幸運的是,正因為如此,父母對他百般疼愛。

盡管蘇德戰爭隻是普京出生十幾年前的事,但從小大人們就愛給他講列寧格勒保衛戰的悲壯情景,這種由家庭成員的犧牲和城市創傷的感受而形成的觀念,其效果是抽象、枯燥的政治教育所無法達到的。列寧曾經說過:“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這樣的家庭背景,使普京很自然地接受了蘇聯的愛國主義教育,而愛國主義正是他日後作為總統提倡的俄羅斯精神之一。

普京家住在大院一幢五層樓裏,房子是普京父親所在的車輛廠分給他們家的。這幢樓很簡陋,沒熱水,沒洗澡間,廚房很小,還是公用的,樓梯一側有鏽跡斑斑的鐵欄杆,樓道裏經常有老鼠出沒。大人們對此苦惱不已,不過這個鼠患問題很快成為孩子們娛樂的途徑,他們聚在一起手持木棍,以驅逐老鼠為樂。

“普京,你力氣太小了!別湊熱鬧了!”大人們看著小普京也在孩子堆裏拿著木棍跑來跑去,都有些哭笑不得。經過幾次團體滅鼠後,小普京在內心深處認為自己能夠獨當一麵了。

沒過多久,多年以後還被人津津樂道的“人鼠大戰”發生了。

那清晨,對於睡不著覺的普京來說,這隻是他人生中平平常常的一個早上,而對於和普京狹路相逢的老鼠來說,卻是生與死的關頭。

也許是普京常常參與“滅鼠行動”形成的勇氣,抑或是這隻老鼠當時隻有保命的念頭,一人一鼠一見麵,老鼠便想奪路而逃。普京一看,赤手空拳就追了過去,也許是這隻大老鼠跑著跑著覺得不對:為什麼一個小個子就敢追我?這隻老鼠被逼到一個死角後,忽然向普京衝了過來。對於幼年的普京來說,他並不知道狗急跳牆,更別說鼠急咬人,但本能讓他扭頭就跑,畢竟人比這老鼠跑得快,他以最快的速度向自己家跑去,砰的一聲將大門關上了。經過這一次打鼠事件後,幼年的普京變得謹慎了很多,再也不一個人魯莽地去招惹這些瘋狂的老鼠了。

稍大一點,普京的“勢力範圍”就不僅僅局限於自己家的小院子了。“我帶你們去探險!”普京興致勃勃地向小夥伴宣布,“外麵有好玩的動物,還有可以吃的野果,我們一起去探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