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又是普京——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1 / 3)

普京為什麼能獲得這麼多人的愛戴,就因為他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向前進著,按照自己的節拍活著,他人的讚譽或者詆毀又有什麼關係呢?

“為了2012年重返總統寶座,您是否會推出一個弱勢‘接班人’?”美國卡內基基金會的學者卡欽斯曾向普京提問。

“我不希望下屆總統是個弱勢總統。未來的總統應當是一個健康、有強烈工作願望、能獨立履行職責的人。總統不強,俄羅斯難強。我任職期間盡了最大努力使俄羅斯擺脫疲弱狀態,難道我會親手毀掉我努力促成的強國?”普京很嚴肅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幾個月之後,他的好搭檔梅德韋傑夫以70%的得票率當選新的總統,而普京則成為新總統的搭檔總理。

當時42歲的梅德韋傑夫算是俄羅斯政壇的少壯派,他和普京有幾個共同點:來自普京生活多年的聖彼得堡,畢業於普京求過的列寧格勒大學法律係。1989年,梅德韋傑夫受到索布恰克的邀請,擔任索布恰克競選蘇聯人大代表的顧問,自此跨入政壇。1991年梅德韋傑夫到普京領導下的聖彼得堡外事委員會工作,從此兩人成為默契的搭檔。

但兩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普京在普通工人家庭長大,追捕老鼠、打架是他最常做的遊戲,他的理想是“做一名特工”;梅德韋傑夫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他從小就對報酬優厚、受人尊重的律師職業充滿向往。

不同的成長環境決定了兩個人不同的性格,人們總是用“鐵腕”、“強勢”、“強人”來評價普京;而朋友們總是說梅德韋傑夫是個謙遜有禮、溫文爾雅的人。

當普京把在母校任教的梅德韋傑夫調到總統辦公廳做副主任的時候,梅德韋傑夫的學生在法律係門口的告示牌上貼了“尋人啟事”:“法律係的一位老師失蹤了。他的特征是年輕、聰明、英俊。快快回來吧!我們都愛你!”告別校園,來到政壇的梅德韋傑夫一直跟隨在普京左右。最初,他幫助普京接聽重要電話,安排普京的日程表,起草重要文件,在有重大事件或緊急事務時,梅德韋傑夫甚至不需要預約,隻要敲敲門就可以直接進入普京的辦公室。

2008年總統大選,梅德韋傑夫高票獲勝,普京愉快地加入到他的團隊中擔任總理,而2012年大選,梅德韋傑夫與普京換了個位置,但兩人始終支持對方。

盡管外界存在很多的猜疑,認為梅德韋傑夫不過是普京的傀儡者有之,認為梅德韋傑夫有更大的棋局者有之。主要是因為兩個人的氣質相差甚遠,一個是經曆過蘇聯劇變,始終對軍隊和武器高度關注的強硬派,一個是在知識分子圈子中成長起來渴望把國家經濟的發展引入正軌的謙謙君子。一個喜歡一身軍裝,一個喜歡西裝筆挺。

俄羅斯《獨立報》刊登了一張梅德韋傑夫和普京的合影:兩個人都在抬著手腕對時間,但普京隻是專注地盯著自己的手表,梅德韋傑夫則在用手指撥動自己的表。言下之意,即便梅德韋傑夫執政時期,仍然是普京時間。

對於普京的政府成員構成,很多人也有質疑,因為不少要員都來自聖彼得堡,他們進入莫斯科,掌管著俄羅斯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各項大權,被政治評論家們稱為“聖彼得堡幫”。普京對此作出的解釋是:因為在那個時刻,隻有他們有能力勝任那個職位。在普京做總理之後,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沿著普京在過去8年設計的路線走下去,包括繼任的總統梅德韋傑夫。因為普京和梅德韋傑夫在最根本的利益上是一致的:他們毫無私心地希望俄羅斯變得強大。所以,他們一起從聖彼得堡到莫斯科,從冬宮到紅場,從白宮到克裏姆林宮,為了同一個心願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