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1 / 2)

行軍的狀態已經持續了八個晝夜,楊得誌站在路邊喊:“能堅持住嗎”官兵們回答:“勝利就在咱的大腿上!”九旅二十五團一營三連也已連續作戰行軍七個晝夜,連隊向南奔襲後不久,有的戰士跑著跑著睡著了,因而撲通一聲倒在地上。幹部們隻好隊前隊尾地來回跑。這不是平常的行軍,不能顧及出現掉隊,跑不動跟不上就不管了,讓後麵的官兵收容,能帶上幾個就帶上幾個。也不管什麼建製了,跑得最快的戰士放在全連的最前麵,跑得最快的連放在全營的最前麵,跑得最快的營放在全團最前麵。

繼續向南,繞過保定,就進入解放區的地盤了。天大亮的時候,官兵們眼前出現的景象讓他們又驚又喜:鄉親們早就為部隊做好了飯。“沿街兩側擺滿了粗瓷大缸、陶瓷小盆、柳條編的挎籃、苞米葉子織的籮筐,農家所有盛食物的家什全擺開了,裏麵盛著新出鍋冒著熱氣散發著油香的蔥油餅、紅皮沙瓤的紅薯、香噴噴的燙麵包子、不涼不燙的茶水、冒著騰騰熱氣的鹽茶雞蛋以及花生、核桃和紅棗。”楊成武回憶說,“真難以設想,他們是以什麼樣的速度準備好早餐的,因為從冀中軍區到基層,中間隔著那麼多層次,就是把消息傳到村一級,也得幾個鍾頭啊!”

楊得誌和楊成武遇到了冀中區黨委和行署支前指揮部的吳樹聲,他們對這位共產黨的地方幹部印象極其深刻。吳樹聲說:“區黨委書記林鐵同誌讓我轉告野司首長,冀中兩千萬人民決心做到,前線要什麼,我們有什麼,部隊有什麼要求,我們保證做到!”吳樹生果然說到做到,僅僅一夜之間,冀中地區組織起支前民工十萬,擔架一萬一千副,牲口九千六百頭,大車三千四百輛,成千上萬的支前百姓跟隨在共產黨軍隊的後麵,連綿百裏,浩浩蕩蕩。

楊得誌接到情報:羅曆戎已經接近定縣。

史料顯示,直到被包圍的時候,羅曆戎對共產黨軍隊的動向一無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可共產黨軍隊對他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共產黨軍隊擁有數量眾多的耳目,農民們給楊得誌送來的情報內容豐富得五花八門:羅曆戎部隊的宿營位置,張三李四家各住了多少兵、炮架在了村東還是村西,士兵手上拿的什麼槍,中午吃的是什麼飯,做飯的鍋看上去有多大尺寸,長官坐的小汽車停在誰家的院子裏,大部隊是幾點出發的、走的是哪條路以及現在走到了哪裏。

十九日,羅曆戎自定縣向清風店方向繼續北進,中午,部隊渡過唐河。下午的時候,他接到飛機接連投下的兩封信件,信件的內容是一樣的:“我們發現共軍大批密集部隊南來,距你們很近,請第三軍緊急做戰鬥準備。”

羅曆戎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無法理解所謂“共軍大批密集部隊”是從哪裏來的。緊接著飛機又來了,空投下大量的彈藥和餅幹,這一下羅曆戎覺得真的不妙了。他命令部隊進入清風店附近的南合營、高家佐、東同房、西同房、東南合村、西南合村、小瓦房等二十多個村莊內,緊急構築工事準備作戰。同時,他急電北平行轅李宗仁和保定綏靖東署孫連仲派兵支援。

此時,雖然雙方都無法確定對方的具體位置,但共產黨軍隊以驚人的行軍速度趕在羅曆戎之前到達了清風店戰場。到達戰場的部隊沒有在預定位置發現敵人,戰後才知道楊得誌他們把羅曆戎的行軍速度計算快了。沒有發現敵人的先頭部隊一個村子、一個村子地向前搜索,摸索了十幾裏後與羅曆戎的部隊接火了。

駐紮在保定的孫連仲得知羅曆戎部遭遇共產黨軍隊後,也有點想不明白。也許共軍不是僅僅衝著羅曆戎的第三軍來的,很可能是想攻打他的保定。所以,如果出動主力增援,保定就成了一座空城,這豈不正中共軍的詭計於是,接到羅曆戎的請求後,孫連仲並沒有馬上派兵,而是派空軍出動飛機對南下的共產黨軍隊實施轟炸和掃射。

十九日晚,晉察冀野戰軍將羅曆戎所在的村莊包圍。

二十一日,戰鬥進入白熱化。孫連仲乘飛機飛臨戰場上空,這裏距離清風店隻有一個小時的汽車路程,蔣介石在電報中訓斥孫連仲無能,命令他必須全力增援第三軍。飛機上的孫連仲一麵罵羅曆戎突圍不利,一麵埋怨李文指揮不利。但是,被共產黨軍隊封鎖的道路就是無法打開。三縱第八旅死死地卡在南下的道路上,敵人槍炮猛烈,陣地上硝煙彌漫,白天被遮蔽得如同黑夜。在國民黨軍攻擊部隊的後麵,數百輛汽車上坐滿了官兵,隻等道路被打通後向第三軍被圍困的村莊急馳。

在清風店的西南合村裏,羅曆戎有點熬不住了。他用報話機直接向孫仲連喊話,說這裏沒有飯吃,如果援軍再不來,他就準備自殺了。孫仲連回答說,隻要再堅持兩晝夜,援軍必到,那時第三軍就可以為黨國立大功了。

二十二日淩晨,晉察冀野戰軍對清風店的總攻終於開始了。西南合村遭到空前猛烈的炮火襲擊,然後就是從村莊四麵響起的殺聲。羅曆戎跑到第七師指揮所,在那裏他換上了一套士兵軍服,然後與李用章師長一起向西南方向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