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師、二十二師六十五團和縱隊山炮營及二十三師迫擊炮連聯合攻擊北大營。這個錦州城外修建最早的軍營呈正方形,周圍地勢開闊。十一日清晨,北大營圍牆的東北角被炸開,七十團七連在連長靳寶謙的率領下首先突入。十二日,八縱繼續向前攻擊,二十三師六十七團在八家子殲滅暫編五十四師二團三營的五千多人,直逼錦州城牆,同時打退了從錦州東門反擊而出的守軍。十三日,八縱開始攻擊東大梁。東大梁是一個高地,可以俯瞰錦州城東的大部分地區,是錦州東門防禦的最後屏障,因此修建有大量的防禦工事、火力點、雷場和地堡,守軍為暫編五十四師一團一營。淩晨時分,二十四師七十一團一營和三營並肩突破。夜霧彌漫,炮兵射擊效果不佳,多個爆破組接連衝擊爆破出現嚴重傷亡。天亮以後,攻擊按時開始,在守軍密集的阻擊火力下,三營長安全福犧牲,之後八連長和九連長也倒下了,失去主要軍事指揮員後,三營的突擊部隊攻擊受挫。左翼的一營在營長張進、教導員呂作緒的率領下,連續成功地爆破地堡,突擊隊很快攻占了前沿,衝擊中一連長徐殿雲負傷,二連副指導員張立春陣亡。在守軍發動的反擊中,一營被迫將預備隊二連投入戰鬥。錦州城內守軍出動兩個營的兵力瘋狂反擊,一營一連幸存官兵隻有十七人,二連也隻剩下二十三人還在戰鬥。團預備隊二營到達戰場後,交戰雙方陷入混戰,直至黃昏,七十一團才最後攻占東大梁。
錦州外圍防禦的重點在城北,守軍為第九十三軍暫編二十二師、暫編十八師和一八四師各一部。
位於錦州西北的合成燃料廠,是日本人於一九三七年修建的,意在利用阜新出產的煙煤提取石油,但在日本投降前夕才建好投產。現在,國民黨軍把這座工廠修成了一個堅固的軍事要塞,以三個巨型碉堡為核心,圍繞著子母堡,配備有迫擊炮和各種火力,工廠的四周被開辟成空曠的開闊地。二縱六師十八團官兵挖了三個晝夜,把交通壕推進到距碉堡近百米的地方。十日黃昏,在師、團炮兵的火力支援下,十八團發動了攻擊。通過開闊地的時候,二營四連的爆破組受到火力阻攔,數次衝擊後依舊沒能接近碉堡。十一日,十八團官兵們繼續挖掘交通壕,這一次,他們一直挖到了距碉堡僅剩十米的地方,這讓合成燃料廠內的守軍產生了巨大的恐慌。為了減少爆破地堡帶來的傷亡,六師的炮兵琢磨出一種特殊的山炮射擊方式,即先用兩發不帶引信的炮彈對水泥碉堡進行轟擊,然後用一發帶引信的炮彈最後將其摧毀。十一日下午,攻擊再次開始,炮火支援得到了加強,官兵們奮力衝鋒,合成燃料廠守軍一八四師五五〇團的一個加強營最終被全殲。
解放戰爭(Ⅱ)字數:3194 字號:大 中 小 在六師攻擊合成燃料廠的同時,四師開始攻擊十二畝地據點。這是一個環形的防禦體係,控製著錦州城北進出的道路,高地的頂部修有五個巨型碉堡和三十多個子母堡,外圍有雷場和兩道屋脊形鐵絲網以及一道鹿砦,鹿砦外還是雷場。四師十二團官兵連續兩天冒著守軍的炮火頑強挖掘,最終挖出了近十華裏長的交通壕,還構築了一個巨大的掩體作為攻擊出發地和臨時指揮所。山炮連的官兵為以最佳射擊效果為步兵開路,在附近的一片墳地裏隱蔽了十八個小時,將每座碉堡都進行了準確的觀察和仔細的測量。炮兵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攻擊開始後,十五分鍾的炮火準備將守軍前沿暴露的工事全部摧毀。六連接著發起衝擊吸引守軍火力,五連先頭排開始了縱深爆破。在通過雷場的時候,由於守軍埋設的是壓發雷,先頭排準備的排雷長杆不起作用,副連長李德明喊:“同誌們!停留就是傷亡,往前衝呀!”先頭排官兵不顧生死踏雷而上,為後續部隊開辟出一條通道。三排衝到外壕邊的時候,壕深水深,梯子不夠長,部隊被阻再次受到火力壓製,很多官兵在機槍掃射中負傷。緊急時刻,後續部隊冒死運上來三百公斤炸藥,把外壕炸開了一個大缺口,三排衝下了壕溝。梯子已被炸斷,一個叫王天臣的戰士站在齊腰深的水裏,把梯子的一頭架在溝沿,一頭頂在自己的頭頂上,喊:“同誌們!從我這裏過!”從王天臣頭頂上過去的副班長丁占元率領六名戰士攻占了一座子母堡。在守軍的反擊中,指導員羅昶雙腿被打斷,他坐在地上繼續地指揮作戰。五連包括連部通信員和連隊炊事員在內全部加入了鞏固突破口的戰鬥,副指導員顧金楊率領爆破小組炸毀七座碉堡,擴大了戰果。錦州城內的國民黨軍緊急出動增援,負責阻擊的九連抗擊著一個營的衝鋒,指導員和一排長先後陣亡。九連一班的陣地是一個突出點,守軍的炮火集中在這裏,陣地上的官兵全部傷亡,隻剩下一名戰士還在戰鬥。這名戰士左腳已被打斷,他坐在地上扔手榴彈,身邊的手榴彈扔完了,就到處滾動收集戰友遺體身上的彈藥。當地人再次衝上來的時候,他居然站了起來,端著機槍猛烈掃射。敵人的三發子彈擊中他的腰部,他倒下來,但很快又跪起來,他撕破棉衣堵塞傷口,然後端起機槍繼續掃射。最後,衝上來的三名敵人把他抱住了,他用牙齒咬敵人的臉、脖子和鼻子,生生地把一名敵人咬死了,剩下的兩名敵人嚇得放下他跑了。——這個戰士名叫馬鳳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