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弦的。無論是成功的戀愛,還是不成功的戀愛,都是那麼純潔,那麼強烈,那麼美好,那麼充滿可歌可泣的戲劇性。它是詩,是畫,是小說,是戲劇;但它不是虛構的、由藝術家精心製作出來的美,而是由真實的人在俗世中創造出來的超凡脫俗的美,是真實的美——盡管有一種美學觀點認為,真實的不可能是美的。它至少證明,中國的女性決不缺少愛的能力,她們當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達到愛的藝術家的境界。

我不是異類(1)

李銀河

連載:你如此需要安慰 出版社:當代世界出版社 作者:李銀河

網友:

我是一個有雙性戀傾向的人。我也看過很多心理書,書上將人的性取向分為4種:單一的同性性取向,單一的異性性取向,同性大於異性性取向,異性大於同性性取向。

我討厭那些心理書。寫書的人自己是異性戀,就將與他不同的人劃做異類。簡直就像黨

同伐異。國家的法律在2001年4月20日就已明文規定:同性戀不是精神疾病。

有時我真不明白,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是錯誤嗎?是病態嗎?我真想大罵。人為什麼要活得那麼複雜?看到美好的東西不願表達自己的愛慕,看到不同於己的東西要大加批判。累不累呀?我就是喜歡人,女的男的都喜歡,又怎樣?

李銀河:

雙性戀並不是異類。在古希臘,雙性戀是全社會普遍的實踐。對於他們來說,美是擇偶時最重要的標準,性別沒有重要性,至少沒有當今社會這樣的重要性。

在西方社會中,由於社會風尚、行為規範的演變,也由於上述大思想家的影響,一種全新的性觀念正在興起,那就是更看重人,看重美本身,而不是看重性別。下麵的引文是美國《新聞周刊》對這種新風尚的一些報道:25歲的埃利希說,他的愛戀跟性別無關,他說打從“14歲擁吻起”,就既為男子動情,也為女子所吸引;他說,“有些時候,我會喜歡一些人頸後的發型,他們的眼神,又或他們嘴唇的姿態,但這並不局限於某一性別。”奇佛認為,單以性別概念去看人與人之間的傾慕,實在太狹隘了,他說:“從個人性欲取向去不斷質問自己,在我看來實在是多餘的。舉個例說,一個人感到興奮,可以是看到一片冬青葉,一棵蘋果樹,或是春天早上的一隻北美紅雀。”赫林近日告訴朋友,他結識男孩子的方法不同了,以前他會說:“你是否同性戀者?”然後把問題轉到:“你喜歡男孩子嗎?”但現在,他喜歡的說法是:“你喜歡我嗎?”赫林的首次性幻想,對象是異性。少年時,經過一番掙紮,他終於承認自己也喜歡同性。現在他約會得最多的是兩名男同性戀朋友和一名女雙性戀朋友。他不在乎同伴的性別,隻希望找到一個對象。他直言:“我不感到有壓力要選擇伴侶的性別。”

近一個世紀以來,同性戀在西方被視為洪水猛獸,為社會所不容。例如在英國,就有許多名人因為是同性戀者而得不到應有的評價,如紀德(Andre Gide),福斯特(E.M.Forster),沃爾夫(Virginia Woolf),許多人隻能壓抑其同性戀傾向,或隻在少數熟人中表達其完整個性。不僅同性戀有危險,就連像羅素這樣的人都會由於一般地對性表示讚許態度而招致麻煩。自由主義思想家的觀點的傳播和60年代開始的同性戀權利運動極大地改變人們對同性戀的看法,人們對於這種有異於常人的少數人的性傾向有了更大的容忍度。一項對321名異性戀者的研究表明,他們對同性戀的態度比許多同性戀者自身及立法者寬容得多。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但不反對同性戀,反而讚成取消對同性戀的種種製裁措施。持這種寬容態度的人們具有下列特征:年輕,無宗教信仰,交過同性戀朋友等。可以說,在越來越多的地區和社會中,人們變得越來越寬容,這是一個基本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