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這點,劉協心裏頗不好受,手上被伏壽咬的傷口還未完全愈合,他寧可被她多咬幾口,也不希望看到現在溫而死寂的局麵,好似那尚有餘溫但炭火已熄的暖爐。

也許楊修說的對。她之前的熱情如火,不是為了他,而是把他幻想成了真正的劉協;現在她已經把這個幻想拋開,對於一個同謀者,隻要做到自己應盡的責任就足夠了。

劉協正在想著,忽然身旁傳來馬蹄聲,荀彧騎著馬從車畔經過,拉住韁繩,俯身說道:“陛下,前方馬上就要到和梁了。一切禮儀,都有司徒和少府大人操持,屆時陛下隻須依言走一圈就可以交代了。”

“當今天子,連耕個籍田都要被人指引著來啊。”劉協心裏不無嘲諷地想,臉上還保持著病容,緩聲道:“朕知道了。”

荀彧又道:“陛下,還有一事。依照朝製,天子之後,本該是三公、九卿、諸侯、百官依次耕作。不過許都亂事剛平,臣以為,當請張將軍和曹將軍在天子之後先耕,以示穆睦。”

劉協知道荀彧的意思,張繡新降,曹仁又是曹氏在許都目前最有實權的代表,天子攜此二人親耕,意義非同一般。劉協習慣性地回頭看了一眼伏壽,她專心撥弄暖爐,沒有任何表示。

劉協隻得自己權衡了一下,點頭應允。荀彧得了回應,驅馬離開。劉協還沒把身子坐正,伏壽忽然開口細聲道:“陛下你做得對,如今我們須得恭順隱伏,不可讓曹氏再起疑心。”

“楊先生讓我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處理問題,不要老是靠著別人的提點。”

伏壽聽得這番話,唇邊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抖動:“聽起來陛下您對楊修,還真是言聽計從呢。”

劉協眉頭微皺,顯然對這句話不太接受。伏壽看出他的反應,複又把頭低下去,以更低的聲音道:

“楊先生乃是當世奇材,胸中帶甲百萬,實是漢室的最大臂助——可是他太聰明了,易惑人,亦易惑己,若任其驅馳,有傾覆之虞。”

劉協有些不快:“聰明也是過錯麼?這種評價,實在有失公允。”

“這並非我說的,而是楊太尉的意思。”伏壽說完這句,垂下頭去閉口不言。劉協聽到這個名字,有些發愣。老子居然這麼說兒子,他複回想起楊修,那日對楊彪的行事似乎也有些意見,看來這反曹陣營裏,即便是一家子,也並非是鐵板一塊啊。

就在劉協愣神的時候,趙彥正混跡在百官隊伍中,一腳深一腳淺地朝前走著,任憑飛濺起的泥點弄汙官服的下擺。別人走起路來,都刻意拎起衣角,他卻顧不得這些,這是他難得的機會可以近距離觀察皇帝,必須要抓緊記憶下每一個細節才行。

若按照漢宮儀仗,他絕不可能有接近皇帝的機會。但是在許都這個皇權衰微的地方,連鹵簿都湊不全,更不要說設重圍騎障了。趙彥相信,就算自己湊到皇帝車駕旁邊,最多也就是得幾聲喝叱,那些衛兵不會真的認真保衛一個行如傀儡的皇帝。

一想到這點,劉協心裏頗不好受,手上被伏壽咬的傷口還未完全愈合,他寧可被她多咬幾口,也不希望看到現在溫而死寂的局麵,好似那尚有餘溫但炭火已熄的暖爐。

也許楊修說的對。她之前的熱情如火,不是為了他,而是把他幻想成了真正的劉協;現在她已經把這個幻想拋開,對於一個同謀者,隻要做到自己應盡的責任就足夠了。

劉協正在想著,忽然身旁傳來馬蹄聲,荀彧騎著馬從車畔經過,拉住韁繩,俯身說道:“陛下,前方馬上就要到和梁了。一切禮儀,都有司徒和少府大人操持,屆時陛下隻須依言走一圈就可以交代了。”

“當今天子,連耕個籍田都要被人指引著來啊。”劉協心裏不無嘲諷地想,臉上還保持著病容,緩聲道:“朕知道了。”

荀彧又道:“陛下,還有一事。依照朝製,天子之後,本該是三公、九卿、諸侯、百官依次耕作。不過許都亂事剛平,臣以為,當請張將軍和曹將軍在天子之後先耕,以示穆睦。”

劉協知道荀彧的意思,張繡新降,曹仁又是曹氏在許都目前最有實權的代表,天子攜此二人親耕,意義非同一般。劉協習慣性地回頭看了一眼伏壽,她專心撥弄暖爐,沒有任何表示。

劉協隻得自己權衡了一下,點頭應允。荀彧得了回應,驅馬離開。劉協還沒把身子坐正,伏壽忽然開口細聲道:“陛下你做得對,如今我們須得恭順隱伏,不可讓曹氏再起疑心。”

“楊先生讓我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處理問題,不要老是靠著別人的提點。”

伏壽聽得這番話,唇邊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抖動:“聽起來陛下您對楊修,還真是言聽計從呢。”

劉協眉頭微皺,顯然對這句話不太接受。伏壽看出他的反應,複又把頭低下去,以更低的聲音道:

“楊先生乃是當世奇材,胸中帶甲百萬,實是漢室的最大臂助——可是他太聰明了,易惑人,亦易惑己,若任其驅馳,有傾覆之虞。”

劉協有些不快:“聰明也是過錯麼?這種評價,實在有失公允。”

“這並非我說的,而是楊太尉的意思。”伏壽說完這句,垂下頭去閉口不言。劉協聽到這個名字,有些發愣。老子居然這麼說兒子,他複回想起楊修,那日對楊彪的行事似乎也有些意見,看來這反曹陣營裏,即便是一家子,也並非是鐵板一塊啊。

就在劉協愣神的時候,趙彥正混跡在百官隊伍中,一腳深一腳淺地朝前走著,任憑飛濺起的泥點弄汙官服的下擺。別人走起路來,都刻意拎起衣角,他卻顧不得這些,這是他難得的機會可以近距離觀察皇帝,必須要抓緊記憶下每一個細節才行。

若按照漢宮儀仗,他絕不可能有接近皇帝的機會。但是在許都這個皇權衰微的地方,連鹵簿都湊不全,更不要說設重圍騎障了。趙彥相信,就算自己湊到皇帝車駕旁邊,最多也就是得幾聲喝叱,那些衛兵不會真的認真保衛一個行如傀儡的皇帝。

於是他快走幾步,謹慎地朝著隊列的前端移動。身旁的人都忙著跟腳下的路麵打交道,誰都沒注意到這個小議郎奇怪的舉動。趙彥抖擻精神,仔細在心裏默數著過往的騎兵和步兵,等到身邊衛兵最少的時候,他忽然邁開大步,借著一處凸起地勢,從兩個走得歪歪斜斜的官員之間穿了過去,讓自己置身於九卿的隊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