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朗“嗯”了一聲,俯身從地上把趙彥掉在地上的畫像撿起來看了一眼,問道:“他都問了些什麼?”老織工把剛才兩人的對話複述了一遍,司馬朗皺起眉頭,把那截殘布拿起來捏在手裏。

一截屬於司馬家的絹布,卻來自於一個從許都來的議郎。這讓司馬朗陷入沉思。

“他還說了什麼?”

老織工道:“他看畫像的時候,好像喊了一句天子。不過喊的聲音太小了,老身也聽不太清楚。”

“你記住,你什麼也沒聽到,什麼也沒看到,明白了麼?”司馬朗一字一句地說。

老織工惶恐地連連頓首。司馬朗雖然並無官職在身,可司馬家在溫縣權勢熏天,想弄死一個小小織工,可比撚死個螞蟻都容易。

警告了老織工以後,司馬朗離開了織室。在門口等候的縣丞見他出來,迎上去有些緊張地搓手道:“大公子,這可是朝廷派來的人,萬一出了事追究下來……”

司馬朗冷冷瞥了他一眼:“我們司馬家自然會給朝廷一個解釋。”縣丞諾諾而退。如今朝廷權威喪盡,各地郡縣治官大多形同虛設,若無當地大族認可,連屁股沒坐熱便會丟掉性命。司馬朗能給他一個解釋,已算是很給麵子了。

打發了縣丞,司馬朗吩咐家丁把趙彥偷偷運去一處隱秘的塢堡,然後回到位於孝敬裏的司馬府,徑直去找他的弟弟。此時司馬懿躺在榻上,手裏拿著一卷書,正津津有味地看著。他的右腿用一層布細細包起來,直挺挺地伸開,腿旁還擱著一碗藥湯。碗裏湯藥滿盈,一口都沒動。

“仲達,你怎麼不吃藥?”司馬朗責怪道。

“我的嘴受傷了,喝這種東西會從嘴角流出來,弄髒被子。”司馬懿的視線一直盯著書卷。

司馬朗搖了搖頭,無奈道:“你又來了。每次一讓你吃藥,你就裝中風,還把藥湯全從嘴角吐出來。我看等到你七老八十的時候,還會不會這麼無賴。”

“看情況吧。”司馬懿一點愧疚感都沒有。

他們兩兄弟完成了狙擊鄧展的任務以後,順利撤回了溫縣,沒有被任何人發現。司馬懿的右腿被鄧展所傷,在雪地裏又奔跑了很久,傷勢頗為嚴重,隻得謊稱打獵的時候被老虎抓傷,躺在府邸裏養傷,一動都不能動。

司馬朗把趙彥的事說了一遍,司馬懿把書卷放下,露出奇特的表情。

“他喊了一句天子?”

“沒錯。”司馬朗把畫像遞給司馬懿,司馬懿接過去看了一眼,便扔在一旁。他原本已有了幾個猜想,可趙彥那一聲喊,將其全部推翻,不得不重新思考。他那位好兄弟的遭遇,現在越發撲朔迷離了。

司馬朗看到司馬懿垂著腦袋沉思,朝窗外一指:“要不要去問問那個姓趙的?”司馬懿知道司馬朗的“問問”是什麼意思,他輕輕地擺了擺手,示意兄長少安毋躁。

“再怎麼說,他也是個議郎,還手持司空府的符節。殺了他倒沒什麼,就怕會被有心人利用。”

司馬朗默默地俯身把畫像撿起來,扔進榻旁的暖爐裏。很快紙張便在火焰的舔食下化成了灰,屋子裏的溫度略微上升了一點——或許隻是幻覺。

河內毗鄰並州,兩邊百姓與士族彼此交互遷徙,關係緊密。曹氏陣營一直有一種意見,認為河內根基不穩,很可能會被袁紹控製的並州所影響,須加以防範,必要時可把河內大族連根拔起,強迫遷向南方。

在這個即將開戰的敏感關頭,司馬家如果殺死——或者傷害——或者侮辱一名持有司空符節的朝廷使者,等於是公開宣告倒向袁家。這會引發一連串的連環效應,使曹氏對河內的政策發生巨大變化,讓士族陷入動亂之中。即使曹操暫時采取綏靖,這件事遲早會成為司馬家的一個隱憂。

“咱們恐怕連留都留不住他。”司馬懿把竹簡一卷,磕了磕榻邊,發出清脆的聲響,“早點把他救醒,送回許都吧。”司馬朗急道:“上次鄧展畫的畫像,咱們費了千辛萬苦才截下來,你還搭進去一條腿。現在把趙彥放回去,咱們豈不是前功盡棄了麼?”

司馬懿磨動嘴唇,給他哥哥露出一個陰冷的笑容:“這兩次許都來的人,明顯不是一條船上的。看來那邊的鬥爭很激烈啊。咱爹說的對,許都的水太深了,不知哪朵荷葉下藏著遊魚。咱們可不能輕易卷進去,害了司馬家。”

“那咱們難道袖手旁觀?”

“哼,楊平那小子,把咱們害得這麼慘,他自己倒好,連個消息都不送過來。也得讓他吃點苦頭。” 司馬懿恨恨道。

司馬朗聽到這句話,總算放心了。他這個弟弟,從來口是心非,既然司馬懿說要讓楊平吃點苦頭,說明這件事他是不會放棄的。於是司馬朗隨口又問了幾句身體狀況,然後端起已經涼了的藥碗離開。

他走以後,司馬懿半支起身子,費力地挪動身體,一不留神牽動到大腿傷口,疼得直抽涼氣。他好不容易挪到床榻的另外一側,伸出手來,從小櫥裏取出一樣東西。

趙彥從昏迷中醒來,發現自己置身於一處黑漆漆的牢房裏,空氣中彌散著一種牲畜分辨的腐臭味道。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腦後勺,火辣辣地疼,還腫起一個大包。趙彥痛苦地擺動著腦袋,試圖回想自己在暈倒前到底在幹什麼,可強烈的眩暈感把他的腦子攪成了一鍋肉糜。

忽然他的手碰到什麼軟軟的東西,趙彥低頭一看,原來是一條人腿。他嚇得縮了縮手,四下掃視,發現原來有另外一個人軟軟坐靠在牆角,腿直直伸過來。

“你是誰?”趙彥問。

“這個問題該我先問吧?”那個人說。趙彥伸手一摸,發現腰間的符節居然還在,連忙拿出來晃了晃道:“我是朝廷派來河內尋訪逸儒的議郎趙彥。”

“尋訪逸儒?”那人聲音裏帶了絲嘲諷,“這年頭,誰還會有閑情尋訪逸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