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1日12:34 新浪讀書
但是河水卻變得越來越渾濁。
是孩子們的衣物弄髒的吧?都怪自己太粗心,除了教學,平時關注孩子們的生活真是太少了。我埋頭,◥
後記(1)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8月11日12:34 新浪讀書
*
尋找下一個點亮酥油燈的人
我得承認,我被這本名叫《酥油》的書感動了。做出版10年,第一次,很單純的,被一本書的"真誠"感動。第一次,我願意為一本書做最大的努力。
這是一部小說。
但也可以看做完全的紀實。雖然作者江覺遲一再說:書中的愛情是虛構的。
我卻覺得也是真的。每一次對話,每一次心跳,每一次因為文化的差異而產生的劇烈的碰撞。包括,最後的絕望。
但這不是一本唯美的,有關西藏的愛情--那太小資。太多行經西藏的路人可以去寫。不需要覺遲來寫。
這是一本沉甸甸的,愛之書。不是愛情的愛,是一種更真摯、更稀少、更倔強、更深刻的愛。
作者江覺遲,年輕的安徽女子。當然,就像很多女子一樣,對於西藏,她也有著向往。同樣也是,很小資的那種。
她的命運被一位來自藏區草原的喇嘛改變了。在書中。他叫多農喇嘛。
多農喇嘛告訴覺遲,在麥麥草原,有很多孤兒。洪水、泥石流、雪崩,各種大自然的災害,每發生一次,草原上就會多一些孤兒。這些孤兒沒有了家,也上不了學校。喇嘛的寺廟想辦一個學校,教育這些孤兒,但是,沒有老師。多農喇嘛靜靜地看著覺遲。
覺遲突然覺得,她是被命運選中的。她突然,格外想看到麥麥草原上的那些孩子們。她想改變那些孩子的命運,她希望,能夠憑借一己之力,讓這些孩子,將來能夠去城裏讀中學。
2005年,覺遲就這麼懵懂地上路了,懷著懵懂的熱情。
她做夢也沒想到,會這麼遠。
先坐火車,再坐汽車,再坐拖拉機,再坐摩托,還要再騎兩天的馬,最後還要步行大半天,翻山越嶺,才來到麥麥草原。
這是一片完全與外界隔絕的原始草原。它處於千萬道青幽山梁叢中,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