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長老萬的兒子萬一木也辦了一家公司。現在也不知是怎麼搞的,領導幹部子女做生意就像是染了病似地到處都是。改革開放前,領導幹部子女都在地位高、收入豐厚的部門單位工作,改革開放以後,竟然紛紛離職下海,一個個都辦起了自己的公司。這位萬一木比薑家金顯然要聰明許多,公司的利潤額比一個小型發電廠還要多。但是,小萬是個有雄心壯誌的人,他並不滿足於目前的成績。他希望能夠不斷地發展業務,盡快成立集團公司,使公司成為本省最大的私營企業。毛得富很理解他的心情,在互相熟悉了之後,毛得富向他指點了幾招,很使小萬有一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毛得富說:“要成立集團公司,一定要抓住機遇。目前有一個機遇就是企業改製。你是搞飲料行業的,不妨再發展一下,購買和兼並一些酒廠。我是跟隨工業副省長的辦公廳副主任,全省的一些等待改製的大中型企業我都是清楚的。在這方麵,我可以幫你一把。”小萬很快就把毛主任當作自己親密的大哥和心腹看待。不久,毛得富一個接一個地,總共幫他介紹了七家中型虧損酒廠。在資產剝離過程中,毛得富親自與當地領導談價格,狠狠地壓了一壓,使原本一兩千萬元的國有資產被剝離得剩下幾百萬元而已。然後,小萬大約用了新辦兩家酒廠的錢買下了七家已經辦好的廠。經過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小萬很快就成立了一家本省最大的酒業集團公司。當然,在這之後,他沒忘了在父親麵前誠心誠意地推薦過毛副主任。
省委副書記老邱隻有一個寶貝女兒邱水,她不喜歡做生意,在考取研究生後,一門心思地想出國。可是,她的外語實在不夠格,就連當時考研究生也是自己交了部分費用的。因此,出國問題一直困擾著她。毛得富在認識邱小姐之後,隻是給她出了個非常好的主意而已。他要她放棄考博計劃,盡快到單位工作。經毛得富介紹,邱水小姐到本省最優秀的聖水集團公司擔任高級管理人員。不久,與毛得富關係甚密的公司老總非常樂意地將邱小姐連同其他六位管理人員一起,公派往美國攻讀工商管理博士學位。
相比之下,省委組織部長老蔡的兒子蔡火生要斯文得多。大學畢業後,他就留校擔任中文係教師。由於他文憑不高,到目前為止,他還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講師。事實上,他的教研水平的確一般化了點,尤其是寫出的論文質量不高。因此,盡管蔡老師非常努力,但發表的論文極少,他被中文係老師暗地裏評選為“退稿冠軍”。有一次,一位剛剛從武漢大學拿到博士學位的年輕女教師,不經意地對他的論文進行了嘲笑,使他痛苦了好幾個月。
毛得富在了解到蔡老師的痛苦之後,他覺得要想幫助這位教書先生實在是太容易了。蔡老師在接受了毛得富的吃請之後,很快被他的熱情所感動,並且把他的那數百篇退稿目錄單交給了毛得富。毛得富早先曾經耍過一陣子筆杆子,對文字是有些造詣的。他看了這些目錄之後,對蔡老師說:“你回去後,把這幾百篇文章認真地挑選出一二十篇好的出來給我,然後,再把所有的這些文章歸歸類,編成幾本書稿。”毛得富拿著蔡老師挑選出來的十五篇“優秀論文”到北京和上海幾家著名的高等學府辦的學術刊物進行公關。那些學術刊物的主編先生一向重學問而輕世俗的。但是,他們也實在是清苦得過份了,哪裏還吃得消公關老手毛得富的進攻呢?很快,蔡老師的論文一篇接一篇地出現在這些名校名刊的重要版麵上。再接著,蔡老師的三部學術專著也相繼由出版社出版。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蔡老師很快成為本校最年輕的學術尖子,被由九位老教授組成的學位評選委員會破格提拔為教授,同時還擔任了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