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有公信力的法院;
第二,有代議製的政府;
第三,有真正開放的媒體;
第四,有明確的產權關係。
這樣的話這個社會才能真正地和諧。所以他說整個社會,包括政府官員,需要的是智慧,我們政府官員經常用的是權力,而不是智慧;他說老百姓需要的是理智,而學者需要的是品格。
說到學者的品格,我們的許多學者沒有品格,所以才會出現抄襲成災。一個社會很多東西可以墮落,但是學院、醫院、法院是不能夠墮落的。這幾個地方一旦墮落,社會就再也不能和諧。所以這裏就涉及一個信仰問題,信仰真理和信仰法律的問題。
第二句話說,“我的祖國就是我的打字機。”因為猶太人幾千年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他們沒有祖國,祖國就是打字機中的文章,就是回憶,所以每個人都要捍衛自己的回憶。所以他們有大屠殺紀念館,因為通過這種回憶,通過這種對曆史的記憶,每個人才能吸取教訓。
我們中國人可悲的不是沒有記憶,不是沒有曆史,而是我們沒有史觀。我們很多所謂的學者,其實是把曆史庸俗化了。現在都是帝王熱,什麼明朝那些事兒、清朝那些事兒,曆史都被娛樂化了。因為我們沒有史觀,所以就動不動拿曆史的小故事來娛樂觀眾。一個有史觀的人,在判斷曆史人物的時候,不應該把那些大人物的缺點給掩飾了,應該發現平凡中的不平凡,發現偉大中的渺小,不應該把小人物身上的優點統統貼在大人物身上,應該為那些被壓迫的、被汙辱的、被欺負的受害者,給他們一個出庭做證的權利,讓他們對那些曾經傷害過他們的人進行批判。這樣的一個史觀,我覺得才是一個偉大的史觀。而且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把那些血腥、暴力、黑暗、陰謀——這種曆史中的教訓,用來宣揚黑暗與陰謀的,我們更應該超越,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看到光明,看到溫暖,看到智慧。這樣的話,我們的曆史才能進步,我們中國人才能真正走出曆史的宿命。
一個猶太社會學家,叫西格蒙特·鮑曼,他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主宰一個社會的有兩種東西,一種是主流意識形態,一種就是大眾文化,大眾文化或者市民文化在主流意識形態的縱容之下,想方設法地讓老百姓都變成快樂的豬。一旦老百姓變成快樂的豬以後, 主宰這個社會的就變成了政客,他們就可以為所欲為,就可以貪汙受賄,並堂而皇之,失去監督。而知識分子,就是中間的橋梁,一邊要批權力腐敗,一邊又要批媚俗化、庸俗化。知識分子應該用他們的知識和智慧來武裝人們的頭腦,讓世界感到溫暖,感到關愛,這就是這句話帶給我們的啟迪。
我曾經在中山大學作過一次演講,演講中我對當代的中國作家和知識分子提了三個問題,凡是能夠回答這三個問題的人,將來他的作品一定會有力量。哪三個問題呢?
第一,有公信力的法院;
第二,有代議製的政府;
第三,有真正開放的媒體;
第四,有明確的產權關係。
這樣的話這個社會才能真正地和諧。所以他說整個社會,包括政府官員,需要的是智慧,我們政府官員經常用的是權力,而不是智慧;他說老百姓需要的是理智,而學者需要的是品格。
說到學者的品格,我們的許多學者沒有品格,所以才會出現抄襲成災。一個社會很多東西可以墮落,但是學院、醫院、法院是不能夠墮落的。這幾個地方一旦墮落,社會就再也不能和諧。所以這裏就涉及一個信仰問題,信仰真理和信仰法律的問題。
第二句話說,“我的祖國就是我的打字機。”因為猶太人幾千年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他們沒有祖國,祖國就是打字機中的文章,就是回憶,所以每個人都要捍衛自己的回憶。所以他們有大屠殺紀念館,因為通過這種回憶,通過這種對曆史的記憶,每個人才能吸取教訓。
我們中國人可悲的不是沒有記憶,不是沒有曆史,而是我們沒有史觀。我們很多所謂的學者,其實是把曆史庸俗化了。現在都是帝王熱,什麼明朝那些事兒、清朝那些事兒,曆史都被娛樂化了。因為我們沒有史觀,所以就動不動拿曆史的小故事來娛樂觀眾。一個有史觀的人,在判斷曆史人物的時候,不應該把那些大人物的缺點給掩飾了,應該發現平凡中的不平凡,發現偉大中的渺小,不應該把小人物身上的優點統統貼在大人物身上,應該為那些被壓迫的、被汙辱的、被欺負的受害者,給他們一個出庭做證的權利,讓他們對那些曾經傷害過他們的人進行批判。這樣的一個史觀,我覺得才是一個偉大的史觀。而且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把那些血腥、暴力、黑暗、陰謀——這種曆史中的教訓,用來宣揚黑暗與陰謀的,我們更應該超越,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看到光明,看到溫暖,看到智慧。這樣的話,我們的曆史才能進步,我們中國人才能真正走出曆史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