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一根鐵棍引發的血案(5)(2 / 3)

“梁青天萬歲!”又是一陣震天動地的口號。那口號發自百姓的心靈,因此人們並沒有覺得它出格。勸說群眾離開專案組後,梁雨潤與安永全副書記等立即布置“雙規”行動。名單現在就在他們的口袋裏,梁雨潤向辦案人員念著第一批10餘個被“雙規”人員的名字:栗天剛、陸大明、高傑、張春暖、郭紅軍……

他們清一色都是公安局的執法者。“當時我們進駐平陸,一下抓了那麼多人,連辦案的地方都不夠。隨著對被‘雙規’人員的調查審訊,查出來的涉案人員更多了。我們雖然從運城來了60多人,可仍然不夠,市委當即又從其他幾個縣的相關部門裏抽調了不少人於當晚和第二天、第三天陸續進駐平陸。這場戰役確實很大,涉及的人有那麼多,連我都感到吃驚……”梁雨潤在接受我采訪時說。“栗天剛在處理妻子犯罪過程中,企圖隱瞞、包庇和指使部屬違法辦案,他為了阻撓正常司法程序,又向有關人員行賄而將一個個執法人員拖下水。因此,查清該案的整個黑洞,關鍵人物是栗天剛。這人既長期在公安戰線工作,又是紀委副書記出身,對他的調查審訊難度相當大。有不少事他拒不交代,蓋子就掀不開。辦案關鍵時刻,安永全副書記對我講:老梁,拿下栗天剛是關鍵,你是辦案高手,隻有你上了!

我想我梁雨潤雖然名聲在外,但幹實事一向是我的作風。栗天剛之案非常有挑戰性,把他拿下自然義不容辭。”梁雨潤向我描述了當晚他審訊栗天剛的過程:這是一場高手與高手之間的麵對麵較量。兩人都有紀委書記的資曆背景,一位還是長期從事公安偵查破案的實戰者,一位則有名聲在外的“百姓書記”尊稱。二人在當地的名氣不相上下,隻是區別在梁雨潤是好名聲,他栗天剛是惡名聲。好與壞到了對峙時,憑的都是本事,誰勝誰負,不能簡單地用正壓邪來論別。惡人之所以能夠惡到今天,必有他厲害的一麵。愛民為民的“百姓書記”梁雨潤麵臨一次嚴峻的挑戰——調查審訊從晚上十一點開始。小屋子裏擺設很簡單,主審方有一隻供記錄員寫字用的桌子,被調查審訊方有一隻凳子坐。較量正式開始了。梁雨潤:老栗,據我所知,你從一個農民的兒子,到今天成為縣公安局一名領導,紀委副書記,也很不容易啊!聽說你幹過的崗位不少,能跟我聊聊嗎?從“雙規”以來一直不吭一聲的栗天剛在與梁雨潤交鋒時就憋足了勁兒,他對梁雨潤的熟悉程度遠遠超過梁雨潤對他的熟悉。這是因為從工作關係角度,梁雨潤在當運城紀委常務副書記,經常主持召開紀委工作會議,他栗天剛在台下,梁雨潤在台上,梁雨潤不可能一雙眼看得清台下那麼多人,可台下的栗天剛則能看清台上梁雨潤的麵目。

再加上梁雨潤辦案辦出名,以前也因辦案到過平陸,他栗天剛過去還是暗暗尊敬和佩服梁雨潤的,隻是沒有想到今天他自己成為這位聞名全國的“百姓書記”的審查對象。想不到啊!想不到的事太多了……栗天剛閉上眼睛,什麼都不說,也什麼都不想說了……他清楚,對付這樣的辦案高手唯一的辦法就是沉默、再沉默……梁雨潤那不怒自威的目光始終不離栗天剛的那張臉,他知道對方在防備他,並且以沉默來抵消他的威嚴與辦案氣氛。“栗天剛,你也是辦案多年的老同誌了。你不應該不知道我們為什麼找你,你也不是不知道任何回避問題的方式最終都是站不住腳的。你說是這樣嗎?”梁雨潤開始正麵的第一問。對方沉默。“你自己可以想想,我們審查你的問題,如果不掌握確鑿的證據能找你嗎?所以,你可以想想你能沉默多長時間呢?”對方依然沉默。

“栗天剛,據我所知,你1971年參加工作,這30多年來,走過的路也不容易是不是?你從一個農民,後來當上了鄉團委書記。後來又到了公安係統,先當駐南村鄉的特派員,之後到了茅津渡派出所,在這裏你幹得蠻風光,從普通民警,幹到副所長、指導員、所長。1993年你調到局裏當紀委副書記,還兼任過駐煙草公司打假辦副主任。應該說,你在基層幹得還是比較實惠的,是不是?”梁雨潤這話裏有話,因為他掌握栗天剛在茅津渡派出所任職期間,特別是在駐煙草公司打假辦期間,這小子沒少撈油水。敲敲邊鼓震震栗天剛的耳朵,看其反應。栗天剛依然雙眼緊閉,一言不發。“你真是什麼都不想說?”“你真能修煉到像張春橋那樣的水平?”梁雨潤的口氣顯然變了。“你是不是對我梁雨潤認識還不夠?”“睜開你的眼睛!”梁雨潤突然大怒,桌子拍得震起來……栗天剛渾身一驚,兩隻帶著血絲的眼睛十分驚恐地看著眼珠瞪得溜圓的梁雨潤……那一瞬,栗天剛打了個冷顫,開始說話了:“梁、梁書記……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