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種子時他們把農民們坑了一回,人家大老遠的跑到省城上訪又把農民們蒙了一回,還想讓我們出麵給他們擦屁股,虧他們想得出!”王英等信訪局的工作人員也生氣了,說種業公司這麼個態度,我們沒法再插手協調了,等著農民再鬧吧!梁雨潤從椅子上站起來,擺擺手說:“生氣歸生氣,事情還是要辦得穩妥。種業公司這回的出爾反爾,必然會引起南長壽村農民更大的情緒,眼下我們要及時掌握那邊事態的發展。”這是10月25日的事。就在梁雨潤他們省信訪局接到這份公函的差不多時間,南長壽村村民們也從廣播喇叭裏知道了種業公司的“毀約”行為以及他們提出的新賠償意見。
“豈有此理!他們欺人太甚!走,到省城再告他們去!”村頭的打穀場上,情緒激奮的村民經人一招呼,立即重新發動起三輪車和摩托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披上棉襖,拉起白布標語,再次向省城太原進發——這回的人數比第一次上訪多出了幾十人。前頭是三輛摩托車開道,緊隨其後的是十一輛農用三輪車,車上載滿了受害的農民兄弟姐妹,他們帶著滿腔憤怒和誓死討回公道的決心,要去求見省委領導……
這也就有了我到太原第一天在省委大門口現場看到的那一幕。160多人集體圍堵省委大門並在省黨代會會場門口鬧事,可不是一件小事。種糧農民們因種子出現問題造成絕收的事件同樣不是小事。最苦最累的要算梁雨潤他們這些信訪部門幹部了。領導和黨代會的安全他們要負責,群眾有難事上訪求助他們也不能推辭責任。27日早晨,梁雨潤耐心勸說南長壽村村民離開黨代會現場,帶著160多人回到信訪局大院之後的事就不那麼容易了,一是“上了一次當”的南長壽村村民變得不再那麼順從了,二是種業公司無絲毫退讓的意思。這可怎麼辦?難題又一次擺在梁雨潤麵前。“梁局長,也不是我們不給你麵子,如果種業公司不答應我們上次已經達成的協議條件,如果這回賠償拿不到手,我們是堅決不會撤的!”農民們對梁雨潤如此說。“梁局長,也不是我們不給你麵子。是的,農民的利益要維護,可我們的職工利益就不該維護了嗎?”種業公司的人則對梁雨潤如此說。看梁雨潤還有什麼招兒!梁雨潤沒有招兒,因為梁雨潤不是神。但梁雨潤有辦法化險為夷、排危解難,他靠的是誠心耐心真心感化人,直到當事雙方和解。聽信訪局的同誌們講,從南長壽村的農民再度上訪省城起,他梁雨潤就心急如焚,立即一方麵向省委有關領導彙報事情的來朧去脈,一方麵苦口婆心勸說種業公司和其上級單位——省農科院領導,請求他們要客觀真誠地對待農民受損問題。那些天正值省裏召開黨代會,各級領導都在會上,為了讓領導出麵協調和做說服工作,身為廳級幹部的梁雨潤像個辦事員,樓上樓下、東院西院不斷地跑,回頭還要組織信訪局的同事去安排、穩定好南長壽村的160多名來訪村民。深秋的寒風裏,梁雨潤額頭則從未斷過汗珠子……
在梁雨潤的努力下,協調會終於再一次在信訪局召開,農民代表和種業公司及各自的上級單位領導都派主要負責人參加了。然而在利益麵前分歧嚴重,依然各不相讓,梁雨潤急在心裏,又不能埋怨哪一方,隻能耐心細致地協調。“農民的利益要維護,職工的利益同樣不能刻意損害。既然要處理好事情,就得實事求是,依法辦事。合同上訂的是750畝,種業公司應當對合同內的這個畝數的種植種子所給農民們造成的損失,按照你們上一次已經達成的協議履行賠償責任……”種業公司的上級主管領導單位——省農科院的院長到底水平高、胸襟寬,一語能定音!種業公司不再言語了,南長壽村民拿著早先與種業公司簽訂的種植合同書同樣無話可說。但還有多種的100畝地的損失誰負責呢?農民們不知如何是好了——他們把目光盯向種業公司,種業公司的負責人不再理會。農民們隻能自己看自己……
唉,誰讓我們見了好事就有貪心,以為多種就一定能多收!進省城前,村民們自發按種植種子麵積每畝交10元錢作為上訪經費開銷,可其餘吃喝拉撒還得花錢呢!地都荒了,一年花在地裏的錢每畝也有好幾百,有人本來就是靠借錢貸款種的玉米,這下顆粒無收,還得上省城來討公道,而且眼看著討賠也不那麼容易,一百多農民在省城幾天裏沒有一人住旅館,全部整夜待在露天,靠來時一身棉衣保暖。省城的飯吃不起,開始是三個人合吃一碗方便麵,後來有人連方便麵都不舍得買。一位婦女出門時帶了32元錢,本來是預備餓了買碗麵買個餅啥的,那天這婦女閑時看到街上的小攤前有賣便宜兒童服裝,便想起了自己家裏的兩個娃兒,於是橫說豎說,用32塊錢從小販那兒買了兩件孩子穿的衣服。因為與種業公司談判一直沒有著落,所以隻能跟著大夥兒繼續在城裏待著。口袋裏沒了買餅買方便麵的錢了,這婦女餓了也不吭聲,一連兩天肚子不進粒米,結果躺在信訪局的石梯上暈厥後滾了下來,嚇得同來的村民和梁雨潤趕緊將其送到醫院,看病花掉醫藥費足有幾百元。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有個婦女第一次進省城,夜間上廁所找不到地方,結果掉進了汙水坑裏,差點連命都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