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麵子的問題,也是集思廣益的領導方法問題,對大家都有好處。
坦誠相見:潘美直言收袁彥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由於不小心或者沒有意識到,誰都有工作失誤的地方。而且,人與人之間總難免存在猜忌,即便有良好的溝通,誤會也在所難免。一些失誤和猜疑多數情況下不會發作,但一旦發作,彼此認真追究起來,就會出大問題。
麵對人際關係中的這些隱形炸彈,要學會如何來處理。如果確屬於自己的錯誤,隻要能夠坦誠麵對,拿出足夠的勇氣去承認它、麵對它,不僅能彌補錯誤所帶來的不良後果,也能及時換取對方的理解和寬恕。刻意隱瞞,一旦發現,問題的性質就變了樣,災難就爆發了。
某公司財務處小李一時粗心,錯誤地給一位請病假的員工發了全薪。發現這個失誤後,他首先想到的是瞞天過海,蒙混過關,不讓老板知道,否則一場責怪在所難免。於是他找到那位員工,說必須糾正這項錯誤,請他退回多發的薪金。但那位員工竟然斷然拒絕,說公司發多少就領多少,錯不在他。小李很氣憤,他明白這位員工是認定這件事不會公開,索性占個便宜;否則,老板知道,責怪的也隻會是財務。小李平靜地說:“那好,既然這樣,既然是我的錯,我就到老板麵前主動承認。”
第5章 巧妙贏取上級認可(8)
就在那位員工還站著發呆的時候,小李已經走進了老板的辦公室,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說個明白,承認是自己犯了錯誤,請求原諒和處罰。老板聽後雖然大發脾氣,但卻說這是人事部門的錯誤。小李重複地說這是他自己的錯誤。老板又指責會計部門的疏忽,小李又解釋說不怪他們,實在是他自己的錯。老板又責怪起與小李同辦公室的另外兩個同事來,可小李還是堅持說是他自己的錯,並請求處罰。最後老板不生氣了,說:“好吧,是你的錯,可那小子也太差勁了!”
這個錯誤就這樣被透明地化解了,老板沒有追究任何人。自那以後,老板更加看重小李了,因為他能夠知錯認錯,並且有勇氣不尋找借口推脫責任。
事實上,一個人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不僅可以消除自己的罪惡感,而且有助於自信心的重建,避免相同的錯誤再次發生。卡耐基說過:即使傻瓜也會為自己的錯誤辯護,但能承認自己錯誤的人,就會獲得他人的尊重,而且有一種高貴怡然的感覺。
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趙匡胤雖然坐上了皇帝的寶座,但當時國家仍是軍閥割據的分裂狀態。《宋史》載:“陝帥袁彥凶悍,信任群小,嗜殺黷貨,且繕甲兵,太祖慮其為變”。袁彥這個人,因不服趙匡胤,就不去朝覲。其他人也都把眼睛盯著袁彥,“靜觀其變”,就看趙匡胤到底能把袁彥怎麼樣。
對此,趙匡胤既惱火又擔心,所以決定先處置他,殺雞給猴看。但派誰去才能辦好這件事呢?此時,他想到了潘美,他認為潘美有勇有謀,完全可以去辦好這件事。行前,太祖密令潘美,如果事情不諧,可以除掉袁彥。
潘美受命之後,心想,殺袁彥並不是好辦法,於是他不帶一兵一卒,單人獨騎來到了陝西袁彥軍中,對袁彥坦誠相見,耐心說服、講明道理。袁彥見潘美如此胸襟,十分感慨。本來他對趙匡胤疑慮重重,怕的是前往朝覲一定有去無回。正是由於這番猜忌,所以才故作強硬姿態。潘美的坦誠相見,讓他看到了趙匡胤的誠意,於是“是秋來朝”,就在這年的秋天,跟隨潘美朝覲了宋太祖。
宋太祖高興地說:“潘美不殺袁彥,能令來覲,成我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