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1 / 3)

古語有雲:讀書破萬卷,不如行萬裏路。既然集思廣益這條路子走不通,隻能來個微服私訪了。

年輕人想到就做,洛衛國穿上解放膠鞋,挎上個綠軍水壺,帶上幾個玉米燒餅,便打了個招呼出發了。

洛衛國一路行走下來發現,竹縣真的比他家鄉還要貧困,家庭的收入就是一年一雙大胖豬,十年一頭牛。這豬也是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十多戶人家合起來一起宰了分,都是這次宰你家的,下次宰我家的,變相的自己消費,根本就沒有見過現金。會議上提出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平均每個家庭年見現金量不過一、二十塊的數據,看來也不是空穴來風。

第四十七章 縣令的傻點子

更新時間2010-6-23 22:04:08 字數:

越是困苦的地方,民風就越是純樸好客。洛衛國路上跑累了就在農家借宿,沒有一家是收他的錢,雖然吃的是紅薯、玉米粥,睡的是硬竹床,但是臨睡前聚在村中榕樹頭下聽聽長者當年朝鮮曆險事跡,扯扯天南地北異鄉風情也別有一番世外桃源之風。

數天下來,洛衛國發現了這個縣很有特色的生活方式,就是無處不見的竹製品,竹籃子、竹凳子、竹椅、竹床,吃飯的竹桌、農具的竹柄、連家中煮飯燒的柴火也是竹葉片子。

洛衛國對此感到困惑,於是便向身邊吸著水煙筒須發皆白的村長問道:“村長爺,我看你們的生活過得緊巴巴的,你們自製的竹玩兒實在太精細了,為什麼不把這些竹製品拿到外麵去賣呢?竹子是現成的,就算賣得便宜,可是也算是個副業,總不至於會虧本吧

各位看官可能對”水煙筒“這東東不大太熟悉。旱煙鬥大夥都聽說過的了,與香煙的吸法沒兩樣,就隻是少了個過濾嘴兒。竹縣可是個窮地方,花錢所賣的就是那些最最粗陋的土製煙絲,平常出售就是按斤論兩的,便宜得不成。

古語有雲”便宜沒好貨“,這句話多多少少總也有一點道理的。那些土製煙絲不僅味兒不夠純正,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煙屑,如果直接吸食,煙絲屑便會湧入嘴內,未免影響了享受。

人類的創造力是強大的,煙民們也想出了一種方法解決了這個難題,就是找一根數節的竹子,由上而下把幾節打通,再在裏麵盛上水,再在竹子邊圍開個小孔,用一節小指大小的竹枝從小孔直插進盛水的大竹子的底部,煙絲就放在小竹枝上點燃吸食,煙絲雜質就會被竹子裏的水層過濾掉了,而煙味道卻絲毫沒有受損。

這種水煙筒的吸食也是很有技巧的活兒,聽說還發生過這麼一個笑話。清末年間,一名朝庭官員送給了外國鬼子一根水煙筒,那外國鬼子為了在黃種猴子麵前顯示白種人的聰明,便拒絕了官員的示範,左右端詳了一番,便學著紳士吸鼻煙鬥的樣子,把整根竹子口含在嘴巴裏吞去吐霧。

要知道,那種竹水煙筒的口子足足有水杯般大小,那鬼子人高嘴大卻是硬生生的含了下去,心中頗為自得,但是死活想不明白,身材瘦弱的黃皮猴子為什麼能把嘴巴張得那麼的大,難道中國功夫連嘴巴也練到了?這個笑話便從那時留傳了下來,每每說給沒見識過水煙筒的異客知道,無一不開懷暢笑的,也算得上是家鄉特色笑話了。

村長爺爺熟練的在用嘴角輕輕的噘了口水煙,好半晌才吐出來,愜意的道:”拿竹製品去賣錢?在我們縣裏誰人不會編竹子活?前幾任太爺也想到了個點子,就是雇大車拉到別的城市裏去賣,可是價錢賣貴了,人家不要。賣得便宜了,除了雇車的費用也沒幾個崩板好賺的了,弄得個窮忙活。不過我們的竹子是現成的,賺少些就賺少些,反正閑著就是閑著,好歹是個活兒。那知道有些兔崽子為了多賺幾個煙錢便趕了粗活,沒過一段時間,人家就再也不相信咱的東西了,這個活也就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