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後記(1 / 3)

寫作這本書起因於這幾年我所接觸到的大量婚姻關係谘詢個案,在與這些婚姻發生問題,家庭陷入危機,甚至導致夫妻關係破裂的個案的交流中,我每天都會聽到,“為什麼婚姻中有背叛?”“為什麼相愛卻難相處?”“為什麼婚姻生活沉悶無聊?”“為什麼婚後常感覺自己嫁錯了人?”“為什麼結了婚後他或她都不願意回家?”……諸如此類的問題是來谘詢的妻子或丈夫經常提出來的。

麵對他們的困惑或苦惱,我常常感到回答起來力不從心。因為,婚姻關係是異常複雜的,它不僅牽扯到婚姻中的兩個人,他們的個性、習慣、受教育程度、個人素質、感情的基礎、先天的基因,還存在他們的成長環境、成長過程,他們的原生家庭,他們父母的教育,以及他們父母的婚姻關係的品質等等方方麵麵的問題。

想在很短的時間裏解釋這一切無疑是有難度的,盡管來做谘詢的人們通常隻想聽到結果,對心理分析的過程常常有些不夠耐心,但我還是希望通過詳細的分析,給他們還原一個夫妻關係成長與發展的路線圖,讓他們能夠清晰地看到自己在這其中起到的作用。

應該說大多數妻子或丈夫在經過這種專業的心理谘詢或情緒疏導後,夫妻關係會得到改善,個人的婚姻素質會得到提升,懂得更多地用智慧或技巧去處理夫妻之間的問題。

可是也有一部分夫妻由於婚姻中的問題積累過多,關係長期惡化而沒有得到及時修複,像這樣的夫妻即使抱著很美好的願望,來做關係的疏導與維護,夫妻關係也很難恢複到當初的和諧,甚至隻能接受分離的結果。

盡管現在社會的寬容度比以前大了不少,人們對離婚分手這樣的事兒也見多不怪,可是,對於任何一段婚姻、一個家庭來說,婚姻紐帶的一體性往往意味著“曾經的夫妻”,無法徹底分離,毫無痛苦地分開,如果這個婚姻中還有孩子,那痛苦會加倍,而且,孩子的健康成長常常得不到保障。

我曾經寫過關於單親家庭的孩子的書《不完整的天空》,在這本書裏我采訪了很多單親母親、單親孩子,她們的孤單、無助、痛苦無依,至今還曆曆在目。那些缺爹少媽的孩子,每每讓我心裏特別難過,總有一種想要幫助他們擺脫困境的衝動,可是,對於這些孩子我又能做些什麼呢?

幾年前我就寫過關於現在的獨生子女的婚戀的書《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婚戀調查》,那裏麵的個案曾經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在雙方父母為其創造的很好的物質條件下,小夫妻卻無法過好自己的日子,爭吵、背叛,隻考慮自己的自我個性,讓他們無法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不想麵對婚姻中的矛盾,遇上問題隻想逃避或解脫的思維方式,也決定了他們的行為習慣,因此,離婚往往就成了這些年輕夫妻的選擇。

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居高不下的離婚率中80後、85後、90後成了貢獻最大的群體。在這其中22歲~35歲人群是離婚主力軍,目前,據統計,北京、上海的離婚率已超過1/3.

因此,作為一個家庭素質教育的專業人員、作為一個婚姻關係指導師、作為一個一直把中國人的婚姻家庭的成長、女性心智的成長作為自己創作研究課題的職業作家,我一直認為良好而持久的婚姻關係需要用心維護,精心保養,夫妻間相處遇上問題、產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關鍵是要學會用科學的方式方法去解決,而不是隻想逃避。

在跟很多發生婚姻問題的妻子或丈夫交流過以後,通過對大量的婚姻個案的研究與分析,我發現在許多不理想的婚姻關係中,妻子的素質與能力占了很大的比重。

也就是說,如果在一段婚姻中,妻子是非常聰明而有智慧的,懂得如何與丈夫合作,維護她自己的夫妻關係,處理好很多的家庭問題,通常這個婚姻會比較和諧,夫妻關係也會比較親密。

而如果在婚姻中,妻子是處於比較無知與茫然的狀態,對她的角色和要承擔的責任全然不知,甚至連最起碼的家務技能都不具備,那麼這樣的婚姻關係通常很難順利維係。

在我所接觸的婚姻關係不理想的個案中,有這樣幾種類型的妻子最容易產生婚姻問題:

1.個性自我型;

2.河東獅吼型;

3.隨意貶夫型;

4.控製欲特強型;

5.疑神疑鬼型;

6.剛愎自用型;

7.優越感過強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