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消息不斷傳進蘇峻的耳朵,先是軍糧被人燒了,接著後路又被堵了,蘇峻隻好鑽進石頭城觀望。公元328年6月,他的合夥人祖約的後院被匈奴人放了一把火,祖約打了敗仗向北方逃去了,剩下蘇峻自個兒幹耗。
這年9月,蘇峻被庾亮搬來的救兵包圍,他好不容易殺出一條血路逃命,可惜他的寶馬不夠配合,一不小心摔了跟頭,就把他給獻出去了。他的腦袋立刻就搬了家。到次年2月,那些負隅頑抗的殘渣餘孽都被消滅掉,蘇峻的叛亂算是徹底平息了。
阿龍辭典魏晉風流
魏晉人追求一種內在的精神氣質,後代稱之為魏晉風流或風度。其外在表現為藥與酒、姿容、神韻、文采詞章、玄談、書法與雅集。服藥即求長生,飲酒可以放浪形骸,任情恣性,談玄、為文、作書則直接表達性靈風神。總的說就是不幹實事。庾亮是其中的代表。
【阿龍看熱鬧】
居安要思危
一戰後,法國為了抵禦外國的侵略,花費巨資修建了馬其諾防線。防線的技術堪稱先進,讓各國羨慕不已。可是到二戰時,德國人卻避開這道堅不可摧的防線,繞道比利時,從那裏突襲法國。至此,曾經人人認為固若金湯的法國,頓時暴露在強大的德軍麵前,馬其諾防線也成為了天下人的笑柄。
由此可知庾亮的悲劇在曆史上並不鮮見。我們在身處安逸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思想上的懈怠。隻有時刻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才能看清平靜表象下處處存在的危險,不至於落到一敗塗地的下場。
5、 劉曜醉酒失國
公元318年,匈奴漢國的領導劉聰病死了,他的敗家兒子劉粲成了大當家。劉粲一天到晚地沉迷酒色,有個大將軍靳準滿肚子壞水,整天造謠說劉家的親戚要廢掉劉粲。劉粲經不住挑唆,殺死了自己的弟弟和一幫親戚,隻有幾個腿腳麻利的以百米衝刺的速度逃到長安,投奔了劉粲的堂叔劉曜。
劉粲玩了這招自斷經脈,隨後自己就成了靳準的刀下鬼。
這年10月,劉曜高票當選成了領導。領導不是白當的,上台第一個舉措就是找靳準報仇。但是他那點家底劃拉一起也不夠一個連,隻好拉上劉家的老員工石勒一起幹。
在石勒的配合下,劉曜把靳家人殺了個精光。石勒搶占了靳家的據點平陽,為了跟新領導搞好關係,他派手下王向劉曜去報喜。王有一個小跟班,一心想攀上劉曜這個高枝。他跟劉曜說,石勒假裝派人報喜,其實是來打探您的底細,準備找機會偷襲,人都說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您不如先把他幹掉。
石勒會演戲,會偷襲,這是出了名的,劉曜完全有理由相信,可是他現在隻是個掛名皇帝,要論戰鬥力比石勒差遠了,就算先下手心裏也沒底。劉曜越想越生氣,就把使者王給殺了。這樣一來在老虎嘴邊拔了一根須子,就跟石勒結了仇。
劉曜回到長安,把國號改成趙,他不想再冒充劉邦的後代了。石勒聽說了也自立為趙王,跟他對著幹。劉曜不敢動石勒這個大老虎,吃點窩邊草還是可以的,幾年下來就把長安周邊的草全啃下來了。公元324年,石家的子弟殺死了劉家的地方官,引爆了邊境戰爭,羯人跟匈奴人開始玩命了。
公元329年,劉曜攻打洛陽東邊的金墉城,這座司馬家的皇家監獄現在歸某位“小石”掌管。劉曜圍攻了3個月也沒打下來,手下的弟兄都沒了信心,整天掰著手指頭就盼著早點撤軍。軍心這麼散漫,劉曜也不給大夥開個會,訓個話,鼓動鼓動積極性,整天就跟幾個溜須拍馬的家夥在一起喝酒。
這一天劉曜正喝得痛快,突然有人報告說石勒率領著無邊無沿的羯族大軍渡過了黃河,劉曜才安排人去堵截。兩軍交上手,劉曜的手下捉到幾個羯族小兵一審問,了解到石勒的真正實力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強。劉曜害怕了,想再跟這耗下去,就連退路也沒有了,還是放人家一馬,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吧。
劉曜帶著部隊扔下金墉城,急行軍來到洛河西邊安了營塞。石勒看到劉曜的軍隊主動撤走了,心想你小子還算識趣,就大搖大擺地住進了洛陽。石勒不會坐視劉曜就這麼全身而退,吃頓飽飯,睡個好覺就來找劉曜決鬥了。
劉曜好喝酒這個毛病算是改不了,高興了要喝慶功酒,不高興了要喝解悶酒,這種生死攸關的時候,當然也得靠酒壯壯他的英雄膽。一大早白的啤的加紅的,三“盅”全會了,也沒人敢攔他。劉曜喝夠了,這才拎起大刀出門奔他的寶馬,這寶馬大概也喝了,主子的屁股還沒坐穩,它先趴下了。
旁邊人都說,這是不吉利的征兆啊,大哥要不咱今兒個先不出戰。劉曜揮揮手說,怕個鳥!咱又不是就這一個寶馬,不行把奧迪拉過來。
阿龍記事貼
匈奴的覆滅
匈奴漢、前趙相繼滅亡,大部分族人慘遭屠殺,劫後餘生者逃往各地避禍。有的東遷遼東,有的南遷河南及中原各地,融合於漢族之中,有的西遷甘肅一帶,也有的北逃大漠,更有的遠遷中亞和歐洲,但大多數則仍居在華北地區,即今內蒙、山西、河北一帶。隋唐時,匈奴劉氏還發展為東郡、河南、雕陰等地的望姓大族,並產生了一位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