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結論(1)(3 / 3)

趙明.道家思想與魏晉文學.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5(4)

薛富興.東方神韻——意境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劉季高.東漢三國時期的談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方一新.東漢魏晉南北朝史書詞語箋釋.合肥:黃山書社,1997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丁福林.東晉南朝的謝氏文學集團.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

張學鋒,傅江.東晉文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

張可禮.東晉文藝係年.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

(唐)杜牧著,(清)馮集梧注.樊川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範文瀾全集.第一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漢)應劭著,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

(唐)封演著,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58

俞建章,葉舒憲.符號,語言與藝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傅雷.傅雷譯文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1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清)趙翼.陔餘叢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

(南朝·梁)釋慧皎著,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

(晉)皇甫謐.高士傳.四部備要本

歌德談話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三聯書店,2002

(晉)崔豹.古今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56

(明)馮惟訥.古詩紀.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馬茂元.古詩十九首初探.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隋樹森.古詩十九首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55

顧頡剛等.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劉起.古史辨續.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王大建.古史新論.濟南:齊魯書社,2004

王國維.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

顏昌嶢.管子校釋.長沙:嶽麓書社,1996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四部備要本

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陳寅恪.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唐)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54

(漢)韓嬰撰,許維遹集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馬良懷.漢晉之際道家思想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柳春新.漢末晉初之際政治研究.長沙:嶽麓書社,2006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

黃侃.漢唐玄學論.時代公論,1932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華書局,1983

曾召南.漢魏兩晉儒道釋關係簡論.四川大學學報,1986(3)

(明)張溥著,殷孟倫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

郭建勳.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餘冠英選注.漢魏六朝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

逯欽立.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

葛曉音編.漢魏六朝文學與宗教.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燕國材.漢魏六朝心理思想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湯用彤.漢魏學術變遷與魏晉玄學的產生.中國哲學史研究,1983(3)

餘敦康.何晏王弼玄學新探.濟南:齊魯書社,1991

袁濟喜.和:審美理想之維.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萬福麟監修,張伯英總纂.黑龍江誌稿.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

(南朝·梁)釋僧祐.弘明集.四部備要本

(南朝·宋)範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

呂一飛.胡族習俗與隋唐風韻——魏晉北朝北方少數民族社會風俗及其對隋唐的影響.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