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兒推拿是在中醫陰陽五行、髒腑經絡等學說的指導下,運用各種手法在小兒相應體表的部位或穴位進行按摩的一種治療方法。同時,它也是一種寶貴的綠色療法。它不但可以替代部分藥品,減少藥品毒副作用對孩子身體的傷害,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小兒推拿有著漫長的曆史,漢朝,《五十二病方》中第一次提到了小兒推拿。隋唐時期,用推拿治療小兒疾病已有相當成就,唐代醫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就有膏摩法記述,對十幾種小兒病症有了較係統的論述,到明末清初時,小兒推拿已經形成了較為獨特的、完整的獨立治療體係。又經過幾百年的醫療實踐,小兒推拿被證實具有疏通經絡、行氣活血、調和營衛、平衡陰陽、調整髒腑、提升免疫力等多種作用。不可否認,小兒推拿還會一直作為大眾認可的保健治療方法代代相傳下去。
伴隨著藥物的大量運用,其副作用逐漸顯現,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中醫傳統療法的好處。中醫傳統療法副作用小,有病治病,無病強身。臨床證明,小兒推拿涉及的疾病範圍廣泛,已經成為中醫臨床醫學中重要的輔助治療方法。它不但可以治療小兒內科、外科、骨傷科、五官科各科病症,還可以治療部分傳染病和雜病。因此,運用推拿治療小兒疾病,已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從孩子自身身體發展的需要上看,由於小兒生長發育的特點與成人相比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小兒推拿從根本上有別於成人按摩。本書以小兒推拿手法、穴位和常見病症為重點,簡要介紹了小兒推拿療法,供廣大讀者參考。
為了盡可能清晰明白地向父母們介紹有關兒童經絡以及小兒推拿的操作,我力求用簡潔易懂的文字和直觀形象的圖片介紹推拿操作的每一個步驟,讓父母們能夠圖文結合地學習,更準確地應用推拿法。希望我的這本書能夠幫助廣大父母更好地養育自己的孩子,讓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從中受益。
在這裏,我要提醒各位家長朋友,孩子生了病,首先要去醫院確診,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對症的治療,千萬不要簡單地依據長輩或自己的經驗自行治療,以免耽誤孩子的病情。學習科學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是正確的,但關鍵的確診環節隻能由醫生來做。
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