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7月15日
在伊春,誌民兩次給我講同一件小事:抗美援朝期間,他的《血緣》劇本在《新文藝》上發表了。講的是誌願軍戰士給朝鮮老大娘輸血,中朝人民有血緣的友情。扮演朝鮮女孩的那個女演員,毅然地把大辮子剪了,弄成劉海短發。誌民說,藝術家就應該有這種獻身精神。
1982年7月16日
訪問一個上海知青,她叫王誌華,父親是上海毛衫一廠的職工,母親在楊浦區一個飯店上班。她們姐仨,她是老大,1970年來黑龍江時十七歲。一個專車拉來九百多人,到大興安嶺。愛人趙山也是插隊的,到加格達奇開車,比她大三歲,趙山的父親是個糧食采購員。她和趙山是打籃球認識的,一個林場男女球隊的。他們有兩個小孩,大的男孩,七歲,在上海念書;小的三歲,女孩,爺爺奶奶特別喜歡,因為他們家三代沒女孩了!長得像小黑豆般,是個小胖墩兒。
在烏拉嘎金礦有一個烈士墓,很簡陋,埋著這兒解放時犧牲的烈士們。碑文上寫著:“這裏安息著人民英雄、革命烈士、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指戰員四十六人,他們為了砸碎黑暗的舊世界,解放日偽統治下的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於1946年6月解放佛山縣(現北溝金礦)戰鬥中,在五龍橋、關門嘴子一帶,為消滅日偽餘孽、土匪、保安隊而前赴後繼,奮勇當先,為人民解放事業光榮捐軀……”
1982年7月17日
誌民詩興大發,寫了幾首詩,一首是:“夏日訪林城,山清水亦清,願作興安樹,永當護林兵。”還有一首頗有哲理意味:“黑水如龍紅鬆高,遍地金沙信手淘。伊春百裏堪言大,興安萬頃自稱小。”
大家誇誌民的毛筆字寫得好,他說他在解放戰爭中,有一個宣傳科長,長得帥,字寫得好,受他影響大。這個科長被地主武裝打傷了,做手術時,就因為他對象害怕他手術疼得受不了,打麻藥太多,死了。他從小練字,用筆蘸水往磚上寫,寫完就幹了。
1982年7月18日
一早,誌民把我叫到他房間,把我的采訪本要去,他說要送給我一首小詩,他用毛藍色的簽名本,飛快地寫了四句:
七月走關東,
小詩贈世宗。
海內存知己,
情義古今同。
雅文大姐送給我一本《中國旅遊地圖冊》,是全新的,她買了兩本,給我帶了一本。
1982年7月27日
到沈陽低壓開關廠俱樂部,聽姚雪垠作《長篇小說的文學美學》的報告,他說到最早茅盾先生提出把“寫實主義”改為“現實主義”。為人生的文學,這在當時是很進步的。同一題材,由於作家的世界觀不同,可寫成完全不同主題的作品,如,同是宋代農民起義,進步作家寫成了《水滸》,而站在反動立場上的作家卻寫成了《蕩寇誌》。他說到“文革”開始,貼大字報,把《李自成》說成“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大毒草”,毛主席說:姚雪垠的《李自成》寫得不錯,要保護他。有人提出,書中為什麼把妃子寫得那麼美,而把農婦寫得醜?這是階級立場問題!姚雪垠說:妃子不美能選入宮嗎?寧可讓我做監牢,挨批判,我也要堅持,這就是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
1982年8月2日
陪陳廣生科長到遼化作雷鋒報告,到了遼化,有關領導告訴我,在陳廣生報告後,讓我賦詩一首。我沒有準備在這裏賦詩,主要是沒來過遼化,陳廣生科長讓我跟著來,我就來了。在陳廣生科長報告時,我在本子上打草稿,寫了一首小詩,我見天熱,會場裏亂嗡嗡的,下麵說話的聲音很大。我在開頭先念了幾句:“今天的氣溫:零上33度,可謂真正的盛夏酷暑!遼化文化宮座無虛席,人們來聽雷鋒事跡的講述。中國經曆了十年浩劫,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全神貫注!”幾句詩念完,下麵一下子安靜了,沒有雜音,上千雙眼睛都盯在台上。我接著讀:“雷鋒不是天主,雷鋒也不是耶穌,但我們對他都很信服;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像一棵活生生的樹,長在我們自己的國土。他離開我們二十年了,但他的笑容長在,他的領章依然鮮紅,他的紅星依然奪目,他的汽車依然奔馳在國防公路。世界需要善良,不需要惡毒;人間需要溫暖,不需要冷酷。雷鋒就是春天的風嗬,吹呀吹,吹遍了千家萬戶。雷鋒是普通的士兵,沒有高官厚祿;他有一副火熱的心腸,時時,處處,時時處處,都想著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正直的人誰能不羨慕——雷鋒那思想的寶庫;有誌的人誰能不追求——雷鋒那精神的財富。雷鋒一無所有,可他的心卻鑲嵌著瑪瑙和珍珠!有人說,思想不頂飯吃,精神也不能充當衣服,有人及時行樂,紙醉金迷,甘心做拜金、拜物的信徒,他們稀裏糊塗地打發日子,一步一步臨近墳墓……當然,革命者不是苦行僧,也要吃飯,也要穿衣,也要住宿,“四人幫”扼殺人民一切欲望,我們不知吃了多少苦楚。我們是唯物主義者,同時又懷有遠大的抱負:為了加快時代列車的進度,我們甘願做鋪路的一塊石子、一根枕木;為了催開後輩幸福的花朵,我們高興化做一束陽光,一滴雨露。一個人生活於世,總該有堅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像沙鷗愛榮譽勝於生命,為奪取金牌,什麼代價都舍得付出;像許靈均,愛祖國如愛慈母,任何時候都不會嫌貧愛富!他們是新時代的雷鋒嗬,出現在八十年代的銀幕。這是社會生活的投影,彈奏著、跳動著昂揚的音符。多少人從中得到啟示,這樣的日子才算真正的富足!雷鋒不是泥塑的菩薩,也不是雨後的虹、清晨的霧,雷鋒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他留下的哲理異常豐富。豐富,卻一點也不深奧和神秘,就像泥土一樣的樸素!隻要你想成為他那樣的人,隻要你肯走他那樣的路,無論什麼民族,什麼職務,什麼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誰都能夠成功嗬,看腳下,就是亮閃閃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