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1982年(7)(3 / 3)

到解放軍報社,見到元輝、麥辛、紀學、杜誌民、曾凡華、喻曉等人,把魏傳統看《彭大將軍》後寫的一首詩交給他們,希望能在軍報上發表一下。然後,我去了中央電視台,與張華山談全劇錄像的事。晚上公演,軍報的洪爐、喬天富都來了,喬拍了些劇照。

1982年9月14日

到中宣部文藝局,與成誌偉談請賀敬之同誌看戲的事。

中午在解放軍文藝社吃午飯時,見到了張澄寰、王傳洪等。在他們那裏,我用軍線給陳廣生科長彙報了這邊對咱們的戲宣傳的情況。

晚上到二炮禮堂觀看了廣州軍區的話劇《祖國屏風》。

1982年9月15日

上午,與靳洪、鄒士福等乘車出去送票,分別到了中宣部、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社等。

《人民日報》在很顯著的頭題位置發表了我寫的《舞台上一個活的彭老總》的文章,篇幅不小,這對進京的軍區話劇團是一個鼓舞,對首都其他報紙進一步發表有關《彭大將軍》的消息和評論是一個推動。

1982年9月16日

上午去後勤學院觀看電影《小金魚》和《冰山探險記》。

下午到劇場,江楓來,與他同去看望端木蕻良及其夫人鍾耀群大姐。因他們家距離劇場很近,就請他們觀看《彭大將軍》,鍾耀群大姐讓我代她向軍區副政委張午的夫人、她一個文工團的戰友趙炎問候。端木蕻良送我一本他的小說選,還為《彭大將軍》一劇題詩一首。

1982年9月17日

下午到北太平莊,見到了總政話劇團創作組組長沈福慶,我們1965年在全國青年業餘文學創作積極分子大會上相識,後來我在解放軍文藝社幫助工作時,他在戲劇曲藝組編稿。他的小戲創作曾紅極一時。我請他觀看《彭大將軍》。

晚上,賀敬之、柯岩坐車來看戲,柯岩對我說:我還替你請來了於雁軍。於雁軍是《中國戲劇》還是《劇本》雜誌的主編。同來的還有成誌偉。成誌偉和我曾在人民日報一起學習了一年。那時他在一所中學任教,擅寫文藝評論。我陪著他們觀看。賀敬之看到高興時,就俯在前席椅背上,柯岩和於雁軍也看得進了戲,他們猜測人物要說什麼。第四場幕一落,敬之同誌帶頭鼓起掌來。第七場開始,我問柯岩上台見見大家麵如何,柯岩示意問賀。敬之聽了點點頭說:見見。我馬上去後台告訴李副部長等。李讓我到時候介紹一下來賓。紀鵬在七排左側過道等著,他告訴我《花城》詩增刊事。我請柯岩和於雁軍,她們說什麼也不上台。總政宣傳部長呂村夫先於賀敬之上台與演員一一握手。敬之謙虛,讓呂村夫先講。呂沒有客氣,先講起來。怎樣先看了劇本,後又看戲,印象如何。賀敬之既是中宣部副部長,又是著名的劇作家和詩人,他熱情洋溢地說:“這是一出閃耀著共產主義光輝的好戲。是很激動人心的,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對我們是非常需要的。演出非常成功!這個戲給十二大代表演出是合適的,十二大代表反映是很好的。有些具體的小的地方,還可以進一步推敲修改。我向大家祝賀,謝謝同誌們!”敬之應邀與大家合影留念。

晚上回來,我給《遼寧日報》、《沈陽日報》、《前進報》各寫一稿,至後半夜兩點上,便於靳洪明日回沈帶走。

晚上都去觀看電影《勿忘我》,我和王德英沒有去,研究後期宣傳的事。

1982年9月18日

上午在總政話劇團排練場召開《彭大將軍》座談會。由總政文化部副部長胡可主持,駐京各單位的專家學者和作家藝術家們熱情地給予鼓勵。參與寫《白毛女》的丁毅和魏風、麥辛、魯威、王貴等到會並發了言。

下午去解放軍畫報社,遇陳德通,說了會兒話。董辰生給我畫了一幅《火把節之歌》,放在家裏了,他領我到家取了來,我展看一下,一盛裝白族(還是傣族)少女,極令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