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了,工部幾堂會審,最後向皇帝進言,可用。
轉任刑部尚書的李從簡被召到西苑,六哥把卷宗給他,交代了一番,他領了差使下去了。如今的六部堂官,刑部李從簡掌管,兵部陳將軍掌管,戶部是五哥,另外的工部、禮部、吏部也統統是六哥這幾年換上來的人。而丞相,之前的左右二相也已致仕還鄉,也是六哥後來擢升的人。可以說,他現在在朝堂上已經是真正做到一言九鼎了。而地方官吏,他從一執政,就大開恩科,還每年親自考核縣令的才具,如今那些新入仕的官員也都被按考評分任不同的官職,很有追隨年富力強的皇帝開辟新的盛世的強烈*。邊關如今沒有大的戰事,但是有小摩攃,所以軍備一直不曾放鬆。而六哥要的不隻文治武功,他還要河清海晏。不然,也不會下這麼大的功夫治理黃河。
六哥又親自去見了程酮之子兩回,總算讓他答應將一身本事賣與帝王家。
“你怎麼說服他的?”
“他老爹的事情查出來了,當年的確有缺失,罪不至死,但活罪也難逃。我肯定了他之前治水的功績。他要洗刷父親的名聲,最好的辦法就是哪裏跌倒哪裏爬起來。還有就是你說的,時勢造英雄,如今風雲際會,從龍從虎,他既然寫了那本冊子流行天下,肯定不甘渾渾噩噩一生。嗯,但願這人真是比他老子還強。我讓老五在邊上看著點,銀子不能白花。”
“他都出去一年了,幾時讓他回來呢?”
“再等等,等秋闈過了,等你生了孩子,我帶你出去走走,沿黃河看一看,到時候如果治河的事有了起色,就把他叫回來。”
“嗯。”聽到可以出去走走,我有點開懷。雖然是可以出宮去走動,但總是不能離皇城遠了,就隻能在這個黃圈圈裏轉悠。當然不如到處走走看看來得好。
九月間,大隊人馬又回返皇宮,接下來就是三年一度的秋闈了。為國選才,這可是頭等大事。
姬家小姑娘滿周歲了,今兒進宮來,看著真是粉雕玉琢啊。
子晟這回頗感興趣的說:“姬寰?”■■
小姑娘本來臉朝著我,聽到有人叫自己名字,就轉過頭把子晟看著。她可不記得自己曾被這個人弄得大哭過。
姬夫人便抱著她行禮,“給三皇子見禮了。”
子晟擺擺手,“免禮!”挺像模像樣的。教他禮儀的師傅可是六哥費心挑的,當父皇的說過幾次這小子也就禮儀還看得。
一歲多的小姑娘同九個多月還是有差別的,而且她今天不是全程在睡覺,偶爾還能發出幾個單音詞。對於子晟毛手毛腳的伸手摸她,也不惱,咯咯的笑。
估計姬少康平日在家就時常對女兒又摸又捏,小姑娘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倒是旻兒有點看不過眼,拿著糕點問:“三弟,你吃不吃?”
子晟一看是平日最喜歡的芙蓉糕,就接過去,旻兒原本以為他嘴跟手都不空,就不會作弄小表妹了。哪知完全不是,也隻好氣惱的看著他眉開眼笑的誘哄:“來,張嘴,孤喂你吃。”
我小心看著,怕他又投食過量。
姬夫人則摸摸旻兒的肩頭,“大皇子,無需擔心,三皇子隻是好意。”
旻兒嘟囔,“他是覺得有意思,上回……”我知道旻兒想起了子晟把清惠的龍鳳胎喂得肚子疼的事,我也想起來了,可不敢像姬夫人那麼樂觀。
好在這一回子晟也吸取了教訓,隻喂了一小塊,就沒再喂了,還掀起小姑娘的圍兜兜幫她擦嘴。子晟今天表現實在良好,以至於姬寰五歲前隻要進宮,就跟他討吃的,要他喂。
小姑娘回家了,旻兒納悶的問子晟,“你今天怎麼這麼好啊?”
“我一向這麼好的。”子晟瞪著眼說,然後又笑開,“母後,姬寰的臉長得好像顆桃子,白裏透紅的,讓人特別想咬一口。”
我拍拍旻兒的小肩膀,小小聲的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對不對,他上次把侄兒侄女喂得肚子疼,這次就吸取教訓了。我們得表揚為主。”
“嗯。”旻兒也小小聲的應了。
然後我們就誇了子晟一通,誇得他很高興的幫旻兒磨墨,幫我端水。
看著幾句誇獎就樂飛天的兒子,我歎口氣,這是赤子心啊。以後肯定很難見到的。
旻兒得意的指點著子晟怎樣磨墨,“夫子說磨墨如病夫,不是三弟你這樣的。”
子晟心情好,一點也不介意,隻是磨了兩下就沒耐心了,丟下鬆墨跑了出去玩。意料之中的事,旻兒又叫人另給他磨墨。我便在鬆墨香中又開始昏昏欲睡起來。
“母後、母後救十七啊!”聲音由遠及近而來,還把撒嬌時才會自稱的‘十七’都搬了出來,我疑惑的起身正要出去看個究竟,就看到六哥把子晟夾在腋下大步走來。
“他、他怎麼啦?”
六哥把他放在地上,“你自己說給你母後和大皇兄聽。”
子晟抿抿嘴,“兒臣在外頭玩,結果、結果尿急,看離茅廁還遠,就鑽進花園的大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