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工作緊張而忙碌。
在短短的不到五十天的時間裏,在這幾乎沒有人類足跡的地方,在這暴風雪隨時侵襲肆虐的地方,一個中國人創造的神話般的奇跡發生了。
長城站已經端坐在離海灘不遠的高地上,主樓前是平展的廣場,廣場前方,是水泥砌就的旗杆台,台上旗杆已經高高挺立,在長城站落成典禮的那天,神聖的國旗將從這裏升起。旗杆兩側,一邊是一塊有“長城站”三個大字的巨石,一邊是一個是水泥台子,放置著一對魚雷式的鉛魚,寄寓著科考隊員們遠征南極,探索海洋秘密的雄心。首次參加南極考察的308名海軍官兵,還把一座大鐵錨也放在那裏,紀念這次為了和平利用南極而做的遠征。
長城站的主樓坐西朝東,背山麵海,俯瞰著蔚藍的海灣。主樓正中大門房簷伸出之處,懸掛著一口金光燦燦的銅鍾,主樓內最富麗堂皇地莫過於科考隊員們準備的餐廳了。餐廳麵積達40平方米。鋪著塑料地板,光可照人。迎麵就是展現萬裏長城雄姿的巨幅掛毯,東西兩壁,掛滿了我國知名書畫家的佳作。各國科學站贈送的禮品也精心布置在顯要位置。
主樓的西北是宿舍樓,樓中間是過道,兩邊各有8間住房,配有衛生間和存衣間、浴室。浴室內有電熱噴頭,隻要供電,隨時可以洗熱水澡。
宿舍樓東麵開闊的空地上,還建有一個長12.48米,寬9.36米的氣象觀測場。安裝有各種觀測儀器。在觀測場白色的圍欄外,還建有衛星雲圖接收天線和氣象通訊無線。
站區北部離海不遠的階地上,有一幢紅顔色的發電房,這是長城站的心髒—發電房,安裝了2台50千瓦的發電機,另配有應急用的汽油發電機兩台。南極,是不可須臾離電力支持的。
考察隊員和海軍官兵們為建造長城站付出了巨大的艱辛,他們的麵孔被南極強烈的紫外線灼得黝黑,雙手被南極的風雪凍得象發酵的饅頭,還皸裂成一道道口子,不得不用膠布粘合起來,眼睛由於緊張的施工缺乏睡眠而充血變得通紅,頭發蓬鬆,胡子拉碴顧不上修理。他們身上穿的羽絨服,早已看不出原來的顏色沾滿了油汙泥漿。尤其是當暴風雪鋪天蓋地席巻而來的時候,他們寶貴的生命隨時可能被殘忍地吞沒……
但是他們象一頭頭下山的猛虎,用勢不可擋的豪氣擊敗了極地的寒冷、狂風、暴雪,用雙手擁抱了成功的喜悅!
1985年2月20日,中華民族的牛年大年初一,這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載入史冊的日子。
這一天,長城站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
南極也仿佛分外激動,風和日麗。
長城站披上了節日的盛裝,橘紅色的主樓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房頂上飄揚著今天所有來賓所在國的國旗。智利的藍紅旗,阿根廷淡藍與白色各占一半的雙色旗,巴西的淡綠旗,蘇聯綴著旗刀斧頭的紅旗……每個房簷柱上還飛起一個彩色氣球,真是五彩斑斕,絢麗奪目。正麵是紅綢的橫披,上書“中國南極長城站建成典禮”幾個大字。門楣上高掛著銅質鍍金的長城站站標。主樓大門的階梯下麵是主席台,當中放著小平同誌題字的金匾:“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右邊的長桌上,放著國內各單位和各國科學站贈送的禮品。
台下,是列隊整齊,精神抖擻的科考隊員和我身著海藍呢製服的海軍官兵。
天上,是蜻蜓似的直升機歡快地掠過白茫茫的山嶺,送來各國科學站的來賓。
來自祖國的代表團已在前天先期抵達長城站。代表團中有70高齡的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主任武衡,有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錢誌宏,有海軍副司令員楊國宇,有我駐阿根廷大使魏寶善及其夫人。駐智利大使唐海光及其夫人等等。
武衡主任在飛赴南極時,還在飛機上欣然賦詩:“古稀訪南極,壯哉億尋行。起飛毛毛雨,降落萬裏晴。長城已屹立,冰山照眼明。佳節探至親,歡聲舉島盈”。這真是此時此刻的最好寫照。
上午十點整,激動人心的時刻來臨了。在中華民族特有的喧天鑼鼓聲中,主席台上的中外來賓肅然起立。廣場上英姿煥發的海軍官兵和考察隊員昂首挺胸,眼光齊刷刷全部凝聚在廣場前方高高的旗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