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曼沒起英文名字,但是她的筆名“冷香人”卻人如其名,高貴,冷豔。陸小曼出身於書香之家,她的父親陸子福是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生,也是日本著名首相伊藤博文的學生。因為陸子福是神童,每考必中,所以後來長輩就替他改名叫陸定。
陸定後來是同盟會會員,同時也是中華儲蓄銀行的主要創辦人。陸小曼的母親叫吳曼華,她是常州白馬三司徒中丞第吳耔禾的長女。吳曼華多才多藝,是對古文有較深功底的大才女。據說她老公陸定在擔任貝子貝勒學校的教師時,這些王子王孫寫的文章作業帶回家後都是由吳曼華幫助批改的。
陸小曼畢業於法國聖心學堂,她17歲就精通英、法兩國語言,鋼琴、油畫也全在行,而且還是美術大師劉海粟的徒弟。到18歲時,她就已經聞名北京的社交界。
當時的陸小曼絕對是北京城的一道亮麗風景(唐瑛則是大上海的一道亮麗風景,所以才叫“南唐北陸”)。據說她每次到劇院觀戲或是去中央公園遊園時,外國和中國的大學生們往往是前後數十人,或給她拎包,或為她持外衣,而她則高傲至極,對那些人根本就不屑一顧。
1927年,在中央大戲院舉行的上海婦女界慰勞劇藝大會上,24歲的陸小曼與17歲的唐瑛聯袂登台演出了昆劇《拾畫》《叫畫》,報紙大幅刊登出了兩人的戲照。在照片中,陸小曼輕搖折扇,唐瑛走台步,兩人相得益彰的美姿震動了京城。
1922年,19歲的陸小曼便遵照父母之命,嫁為了人妻。那麼,能娶到“皇後”級校花的男人又是什麼樣的精英人物呢?
陸小曼的丈夫叫王賡,他當時是27歲的陸軍上校(由於民國軍隊沒有大校一職,所以在一年多之後又晉升為少將)。
王賡16歲就在清華大學畢業,先後曾在密歇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西點軍校就讀。在西點軍校時,他和後來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是同學和好朋友。畢業後,他參加過巴黎和會,33歲就任孫傳芳的五省聯軍總部參謀長、敵前炮兵司令、鐵甲車司令、國府財政部稅警總團總團長。
但是陸小曼並不快樂,她覺得自己和王賡之間在性情和愛好方麵有很大的差異。就在這種心態下,徐誌摩似天外來客般地闖進了陸小曼的心扉。
徐誌摩和王賡也是好朋友。這時他和張幼儀已經離婚,他沒追到林徽因,卻追到了好朋友王賡的老婆陸小曼。
1924年的一天晚上,陸小曼的老師劉海粟在上海有名的素菜館“功德林”宴客,所請的客人中除了徐誌摩、王賡、陸小曼母女外,還有張歆海、唐瑛、唐腴臚和唐瑛後來的追求者楊杏佛,以及唐瑛後來的丈夫李祖法等人,他們都是朋友。
這應該說是一次“鴻門宴”,因為徐誌摩請求劉海粟幫忙來解決這個讓人糾結的愛情問題。
劉海粟原名槃,字季芳,號海翁,他是畫家,不過他的人物關係網卻大得很。因為他管康有為、蔡元培叫老師,盡管康有為和蔡元培並不會畫畫,不過有他們的關係網罩著,劉海粟肯定畫運暢通很多。
通過“鴻門宴”,陸小曼的老師劉海粟完成了這個艱巨任務。一年後,陸小曼與王賡解除了維持4年的婚姻。1926年,陸小曼正式成為了徐誌摩的夫人。
1926年8月14日是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在北京的北海公園裏,由胡適做介紹人,梁啟超做證婚人,陸小曼和徐誌摩舉辦了後來被人們議論了很久的婚禮。
1931年11月19日,徐誌摩在濟南黨家莊附近墜機逝世,終年僅36歲。
1942年4月,王賡作為政府軍事代表團成員,赴美期間(當時太平洋已為日軍封鎖)因腎病複發,醫治無效於開羅逝世,終年僅47歲。
1965年4月3日,一代才女、曠世美人陸小曼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63歲……
多少前塵成噩夢,五載哀歡,匆匆永訣,天道複奚論,欲死未能因母老;萬千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人間應不久,遺文編就答君心。
嗚呼!
張八妹縱橫的關係網
1927年。英國倫敦。
著名華僑領袖張永福的女兒張舜琴在一場舞會上結識了一位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政治學博士,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不久就在新加坡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張永福(字祝華)是當時新加坡頗為知名的橡膠業巨子,同時也是孫中山在海外活動的主要助手。他和汪精衛關係密切,他家的“晚晴園”就是同盟會在海外的主要革命據點,他同時也是同盟會新加坡分會的副會長。1932年回國後任過國民政府僑委常委、革命債務調查委員會委員、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名譽編纂、廣東銀行副經理、汕頭市長和中央銀行汕頭分行行長等職務。
現在,新加坡政府已經將“晚晴園”評定為國家級古跡,並永久紀念。
可是張舜琴夫婦的婚姻並不美滿,據他們的鄰居和好朋友梁實秋多年後回憶說:“他們一家最不安寧,夫妻勃豨,時常動武,午夜爆發,張舜琴屢次哭哭啼啼跑到我家訴苦,家務事外人無從置喙,結果是季淑(梁實秋夫人程季淑,她也是王右家的小學老師,所以民國的這些精英人物之間,總會有各種關係交織著)送她回去,我們當時不懂,既成夫妻何以會反目,何以會爭吵,何以會仳離。季淑常天真地問我:‘他們為什麼要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