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懷厚堂”與鑒湖越台的傳奇親姻(2 / 3)

你看這王家與管家的關係網都很精英吧?

在王守融進入中央機器廠的第二年春天,中央機器廠又來了一個22歲的王守武,就是總經理王守競和七分廠廠長王守融的弟弟,也是洪朝生和鄧稼先的好朋友。

王守武是同濟大學機電係畢業生,4年後,他又赴美國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留學並獲工程力學博士學位。籌建過中國第一個半導體研究室,設計製造了中國第一台拉製鍺的單晶爐,製成了中國第一批鍺合金管和合金擴散管,他的夫人葛修懷也是著名的科學家。

1931年秋天,一個7歲的小男孩,在蘇州一座小橋上徘徊了良久後才走向不遠處的家門,因為他的數學考試隻得了99分,不敢回家。他叫王守覺,就是王季同的幼子。因為王季同認為數學不得滿分那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隻得了99分的王守覺,不好和父親交代。但是這個隻得了99分的王守覺,後來終於成為了中國著名的科學家,為中國發展兩彈一星做出了巨大貢獻。

1941年是中國抗戰最艱苦的歲月,不論前方後方,軍民的傷亡都很大。在這種情形下,中國紅十字會就承擔了它的特殊責任。這時,一個42歲的醫學博士擔任起紅十字會救護總隊副總隊長的職務,並兼任昆明辦事處主任,負責雲南省等地的戰爭醫療救護工作。他叫倪葆春,是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博士,中國著名的醫學家,上海第一醫科大學的創始人之一,曾擔任上海聖約翰大學代理校長和醫學院院長。

他的夫人叫王淑貞,也就是王季同的長女。王淑貞也是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博士,她與林巧稚齊名,有“南王北林”之譽,是中國婦產科學奠基人之一,主編過中國第一部高等醫學院校統一教材。

王季同的小女叫王守璨,她則是中國晶體物理學研究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是X射線晶體學研究隊伍的主要創建人之一陸學善的夫人。

王芾卿的三子王季點,留學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回國後,擔任了農工商部主事、北平工業實驗所技正兼代所長,是中華化學工業會的發起人之一。他的女兒王守辰是燕京大學校長陸誌韋的兒子陸卓元的夫人。

四子王季緒是中國最早的機械工程專家,劍橋大學高才生,北平大學代理校長、北洋大學代理校長、北洋工業院院長。他的女兒王守京則是中國著名音韻學家董同和的夫人。

再來看王芾卿的女兒們。有人說在封建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可王芾卿的女兒們那可都是才女。所以說,你最好不要相信那些騙老百姓的鬼話。

清末時期的江蘇,是女性留學日本人數較多的地區之一,但其中自費的較多而官費的較少,1907年,江蘇省首次官費派往日本留學的學生中,隻有5個女性。同時,那些自費的留日女生的學習層次也比較低,她們有的沒能進入正規的專門學校,而僅僅就讀於“補習”與“速成”學校,還有的並沒有完成學業取得畢業資格。所以整個江蘇女生進入了正規高等學府的,就隻有東京高等女子師範學院的楊蔭榆和神戶女子學院的王季昭。楊蔭榆是律師楊老圃的女兒,楊蔭杭的妹妹;而王季昭則是王芾卿的長女,王季玉的姐姐。

1907年,清政府還派出了第一批官費女子留美生,其中有一個叫王季茝的女孩子,她後來成為了中國的第一位女化學博士,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著名的化學家。她就是王芾卿的次女,王季玉的二姐。

三女就是王季玉。

王芾卿的五女叫王季常,畢業於清華大學文學係,後嫁給了蘇州的一個金融世家。由於受母親王謝長達的影響,王季常就讓夫家出錢,開辦了“私立安靖低級商科職業中學”,好像就是今天蘇州工業中專的前身。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不過王芾卿的關係網並沒完結,而是越來越廣闊。

“懷厚堂”牌的“居裏夫人”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英美國家普遍有著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終結‘二戰’的是原子彈,而幫助我們贏得戰爭的則是雷達。”

說到雷達的發明,就不能不說到一個女人,正是因為她為雷達關鍵技術研究做出的重要貢獻,才有了贏得戰爭勝利的雷達。這個女人叫王明貞,她就是的王淑貞的妹妹。

王明貞是中國最早的女物理學家之一、傑出的物理學教育家、清華大學建校以來的第一位女教授,同時還是有著“中國居裏夫人”美譽的女科學家。

1930年,24歲的王明貞在北平燕京大學物理係畢業了,這時成績優秀的她,申請到美國密歇根大學求學,並得到了校方4年全額獎學金的承諾,然而路費又成了問題,因為父母不同意她去美國。沒辦法,她隻好向密歇根大學寄出了一封謝絕信,然後就在燕京大學一麵做助教一麵讀研究生。兩年後,王明貞在燕京大學畢業,這時金陵女大便邀請她去承擔數學和物理教學。

在這裏,王明貞像蔣恩鈿遇到王季玉一樣,也遇到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恩人,這個恩人就是金陵女大校長吳貽芳。1938年,吳貽芳校長又向美國密歇根大學推薦了王明貞,結果密歇根大學就給了王明貞一個4年全額獎學金,這時已經工作了6年的王明貞不再有路費的煩惱,終於圓了自己的留學夢。

為什麼吳貽芳向美國密歇根大學推薦,就能讓王明貞得到4年全額的獎學金呢?因為吳貽芳是讓整個世界都尊敬的精英女士。

吳貽芳號冬生,曾用名stance,她是中國最傑出的女教育家之一,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屆女大學生、中國第二位女博士、中國第二位女大學校長(第一位女大學校長楊蔭榆)、代表中國政府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第一位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