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安的兒子從一到六分別是:李瀚章、李鴻章、李鶴章、李蘊章、李鳳章、李昭慶。
他還有兩個紅顏女媛,當然她們也為李家增添了新的關係網。長女李玉英是一位大家閨秀,她“生平靜穆專一,居恒默默,不苟皆笑”,後來是安徽團練早期首領張紹棠的夫人。次女李玉娥是博覽群書、能文能詩的才女,著有《養性齋全集》,後來是江蘇候補知府、著名學者費日啟的夫人。
“中國名門”的龐大網係(中)
李文安和曾國藩成為至交後,李文安便安排長子李瀚章((字敏旃,號小泉、筱泉、筱荃)拜曾國藩為師,向他學習“義理經世之學”。1849年,李瀚章又以拔貢朝考入曾國藩的門下。
1862年春,大清國內清軍與太平軍鏖戰正歡。此刻的曾國藩上任協辦大學士兼兩江總督,弟弟曾國荃補授為浙江按察使,他的親家左宗棠則率軍由江西進入浙江。
這時的清軍已被圍困,於是曾國藩就派李瀚章去廣東到太平軍的大後方興辦厘卡,籌集糧餉,以接濟久圍在南京城外的曾國荃部和浙江的左宗棠部。
李瀚章的活兒幹得不錯,非常圓滿地完成了老師交給的任務。當然他的才能也讓老師非常欣賞,所以在這之後他便一路官運亨通,從廣東按察使、廣東布政使,一直當到了湖南巡撫、浙江巡撫、湖廣總督、四川總督、兩廣總督、太子少保。
李文安有6個兒子,長子李瀚章比父親更厲害。他有11個兒子,10個女兒。你看看,這能結成多大的關係網啊!當然,這是他和5個夫人(原配王氏,續配羅氏,側室孫氏、丁氏、伍氏)的“作品”,如果不這樣解釋一下你肯定會暈死。
李瀚章的長子李經佘字伯雄,32歲中進士,殿試二甲,朝考一等。曆任兵部武選司員外郎,二品頂戴,西太後還賜他可以在紫禁城裏騎馬。李經佘的夫人是四川望族,是任過工部侍郎、總理各國事務大臣的薛煥的長女。他和薛紅顏的女兒叫李國錦(繡軒),後來她又為李家建立了新一代的姻親網。
李國錦的丈夫卞壽孫(字白眉)是美國白朗大學留學生,曾任過中孚銀行、大生銀行、中國銀行董事、南開大學董事等職。
要說起來,有揚州近現代“十大望族”之一稱號、“忠孝傳家,詩禮望族”的卞家和晚清的“四大名臣”家族也有著緊密的姻親聯係。
卞壽孫的曾祖父卞士雲(字光河)曆任翰林院編修、兵部侍郎、福建巡撫;伯祖父卞寶書曾任資政大夫、順天府府尹;祖父卞寶第(字頌臣)曆任湖廣總督、閩浙總督,頂戴一品;父親卞緒昌(字纘甫)曆任安徽按察使、安徽巡警道等職;叔父卞綍昌(字經甫,號薇閣)曾任清政府駐日本橫濱、長崎正領事,他的繼夫人張仁準就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張之洞的長女(卞綍昌先夫人則是廣東廉州府知府張丙炎的四女)。從這裏開始卞家就又和李家有了姻親聯係,後麵再告訴你是怎樣的一種關係。
後來,卞壽孫和李國錦的兒子卞鳳年又繼續為卞家和李家建立了更新一代的姻親網。
卞鳳年的夫人叫徐政,她是國民黨元老徐謙家的閨秀。徐謙是近代著名的法學家和政治活動家,主持製定了全國的新式法律。曾任翰林院編修和法部參事、京師地方審判廳廳長、京師高等審判廳檢察長、民國內閣司法部次長、孫中山廣州軍政府秘書長、孫中山政府最高法院院長、北京政府司法總長等職。
李經佘和薛紅顏的女兒建立了新的關係網,兒子當然也不能落後了。比如李經佘和薛紅顏的兒子李國成的夫人孫多晶,就是孫家鼐的侄孫女。孫家鼐是什麼人物?後麵告訴你。
李瀚章的七子叫李經灃。李經灃並沒有什麼大名氣,長期在陝西一帶當縣太爺,但是他有兩個女兒卻絕對出名,小女叫李國邠,大女叫李國秦,都是民國名媛。
李國秦和李國邠的生母吳靜宜是杭州城裏有名的大美女,家境殷實。不過這個秦名媛的婚姻卻很糟糕。本來李經灃已經為她物色好了一個叫馬兆昌的老公,他在銀行工作,又是李家的安徽同鄉,雖然家境原先比較貧寒,但是後來還算是“翻身”了。可是馬兆昌和李國秦“八字相克”,這可就難辦了。但是李經灃有辦法,他覺得大女兒不行,那就選給二女兒。於是李國邠就先於姐姐嫁了人,成為了馬家的媳婦。要說起來,這李國邠還真是“撿”了一個“便宜”,否則的話,她弄不好就會和姐姐一樣的下場。
李國邠嫁人後,秦名媛又結識了張福運。張福運是美國哈佛大學留學生,與宋子文是同學,當過北洋政府交通部航政司司長、北京交通大學校長、國民政府財政部關務署署長。
可以說民國名門的婚姻事絕對逃不出“網”的粘連。在張福運當北京交大校長時,李家的一個親戚認為張福運是個人才,於是就向李經灃推薦。李經灃與他見了一麵後覺得印象還不錯,就同意了他與李國秦的婚姻。可是後來因為張署長的官越做越大,結果秦名媛和他的婚姻破裂了。
秦名媛和張署長沒有孩子,於是秦名媛就收了一個“幹女兒”,結果這個“幹女兒”就懷上了張署長的孩子。張署長當時是想等孩子生下來,秦名媛也許就會承認這個事實。可是他卻想錯了,知道事實後的國秦立即宣布離婚!離婚後的秦名媛沒再尋找新的豪門家族,而是皈依了佛門。
1934年,秦名媛於南京皈依諾那活佛,受最密生西彌陀大法、聖救度二十一佛母修法等灌頂,繼又皈依安欽呼圖克圖,後於北京廣濟寺受十一麵大悲觀世音菩薩修持大法,法名為李逸塵。
1945年,李逸塵遇法賢金剛法獅子屈映光上師,盡受各種藏密法教、不共口訣等,成為了他的弟子。1973年屈映光上師又於圓寂之前將傳承佛像、祖師念珠、自用法衣、密續法本等大量法寶付與李逸塵上師,並囑咐代為弘法。
繼承屈映光上師的衣缽後,李逸塵擁有的弟子號稱有3000之眾,其中有大學教授,有軍隊高官,還有很多是東南亞一帶的華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