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童年》(1 / 2)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操場邊的秋千上,隻有蝴蝶停在上麵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拚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遊戲的童年

福利社裏麵什麼都有就是口袋裏沒有半毛錢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

隔壁班的那個男/女孩怎麼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清脆的吉他聲響起時,那種輕鬆、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就已經浮現在眾人眼前。

伴隨著蘇陽輕快的演唱,讓機艙中的每一個人,回憶起記憶中最燦爛最快樂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它給人以希望,讓人無盡的憧憬;它給人以渴望,讓人無限的回味。

“……嘴裏的零食手裏的漫畫心裏初戀的童年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隻做了一點點

總是要等到考試以後,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一寸光陰一寸金,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太陽總下到山的那一邊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山裏麵有沒有住著神仙……”

蘇陽笑著唱歌,在場的人好像都回到了小時候,沉浸在歌曲裏邊。小女孩萌萌睜大了眼睛,聽著大哥哥歌曲裏的故事,眼睛已經彎成了月牙。

間奏的時候,蘇陽吹著口哨,一種別樣的味道散發出來。老師,學習,家庭作業,考試,這些事每個人都經曆過,歌詞裏表達的東西,每個人都曾經感同身受過。

“……多少的日子裏總是一個人麵對著天空發呆

就這麼好奇就這麼幻想這麼孤單的童年

陽光下蜻蜓飛過來,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

水彩蠟筆和萬花筒畫不出天邊那一條彩虹

什麼時候才能像高年級的同學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

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盼望長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長大的童年……”

這首歌就是《童年》,音樂教父羅大佑1981年創作的歌曲,歡快的節奏,讓成年人回想起過往的童年,其中的歌詞也頗為貼切,而那段口哨,更是讓成為眾多懷舊小青年懷舊的方式。

絕大部分人認為《童年》是一首描寫童年純真的一首歌,其實,這首歌是羅大佑批判歌曲的前奏,或者本來就是一首批判歌曲。

《童年》朗朗上口的旋律,沒心沒肺的歌詞,曲中的酸楚絲毫不見,年長些許,聽到這首歌到是不禁讓人有點酸楚,有些感觸,更是懷念那時青澀的時光,流逝的歲月以及懵懂的童年時期。

這首歌出現的年代太早,沒有獎項加成。可是,這首歌是一首永不過時的經典歌曲,三十年後的地球,如果評選台灣地區的經典國語歌曲,這首《童年》絕對名列前十。

無數的藝人都懷揣童心,翻唱過這首歌曲。

“呀,哥哥唱歌真好聽。”

大多數乘客還沉浸在歌曲裏的世界,小女孩沒心沒肺,隻知道這首歌好聽,啪啪啪的鼓起掌來。

乘客們被萌萌帶領,紛紛鼓起掌來,剛剛那個大漢自然也是玩音樂的,他好奇的問道:“小兄弟,這首歌叫什麼名字呀?我怎麼沒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