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作死的結束
‘哢嚓’
一直以來的寂靜被毫無顧慮粗暴的開門聲打斷。
“雪之下,打擾了哦”
“好好敲門…”雪之下條件反射式的說道
“不好意思,不用管我你們繼續。隻是順道來看看情況而已”表姐靠在門框上,向我們揮了揮手,示意我們繼續。
“表姐,真是太感謝妳了”我感動的說道,剛想睡覺就有人送來枕頭,這種感覺真心好。
“哈?為什麼要感謝我?”表姐皺著眉頭,一副驚奇的樣子。
哈哈……小樣,還給我裝,妳之前明明就在房間外偷聽的吧,不然早不來晚不來,偏偏來的這麼巧,說要是巧合的話我可不太相信呢。
“沒什麼……”我打了個哈哈,既沒有揭穿表姐的話,也沒有對此作出解釋,簡簡單單的蒙混了過去。
啊呀,雖然無法言明,但是不得不說表姐妳來的太及時了,幫了大忙了,這下子我就算大吼一句‘德瑪西亞’都不用怕被揍啦o(n_n)o~~
嗯,可以放心的去說了
“咳咳……”在訴說之前為了吸引注意力,所以我假裝的咳了兩下。
“提問五,雪之下是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做這些事的”
“……”
這個時候我能明顯的觀察到,雪之下除了手一直的觸碰著自己的身體,嘴唇也是抿著的,還有收縮著的下巴,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雪之下的心理已經對外界產生了不安感,明顯的已經快要服輸的標誌。
嗯,隻要再加一把勁就能完全收服一隻‘雪之下’了,大師球準備~~
“這個問題妳本人不願意說的話,就由我這個旁人來回答吧。
雪之下的正確隻是她的個人看法,即為事件發生後的一般解決辦法,也是公認的的正確處理方法,然而就像科學定理和定律一般,雖然是公認的正確的,但是卻有著條件的限定,比如牛頓爵士的經典力學理論就隻適用於‘低速運動,宏觀的物體’;而愛因斯坦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四個基本原理更是沒有一個算得上是普遍正確的……
所以一概而論並不能算是很好的行為,具體的應用還是需要靠我們本身,根據實際情況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點我想你身為學年首席應該還是明白的。
但是為何到了人際交往的時候妳就要另當別論了呢!?雪之下?
明明就是一樣的處理方式?”
雪之下的正確都是以她自身的判斷為基準的,而她的判斷基準又是從哪兒來的呢?除了父母老師大概就是書籍了吧,雖然說書籍是人類最好的老師,但是也有一句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就是說從書中學習知識,是要加上一個前提的,那就是不能完全的相信書中的知識,還要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曆,去判斷,去思考,然後才能吸收成為自己的東西。
以前我也是認為書中的知識是永遠正確的,但是……唉,羞恥的過去就不說了,在這個複雜多變的社會中,在這個殘酷的現實生活中,人遲早會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這個社會可不是那麼的簡單呢,隻憑著上說的、別人告訴的答案,是局限性的正確,是無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
“我……並不是不懂,人際交往之中的困難雖然未曾經曆過多少,但是也是清楚的。但是我不想說謊,也不想扭曲自己的信念……不行麼?”
看到雪之下現在的模樣,我想我對‘楚楚可憐’這四個字大概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如同新生幼貓般,對我投出既是依賴又是渴望般的眼神,大概是渴望我能夠肯定她的理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