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取王位
齊桓公(?——前643),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至前643年在位,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薑姓,呂氏,名小白。
他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製度,齊國逐漸強盛,是曆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
春秋時期,到齊國國君襄公傳位時,他沒有兒子,隻有兩個異母兄弟:一個叫糾,史稱公子糾;一個是小白,史稱公子小白。
公元前688年,公子小白的老師鮑叔牙見齊襄公殘暴昏庸,和公子糾的老師管仲商議後,各帶弟子外出避難。
管仲帶公子糾去了魯國。
鮑叔牙帶小白去了外公家莒國。
兩年後,齊襄公終因荒淫無道被手下殺死。
有人欲立公孫無知為國君,但公孫無知無德無才,隻即位一日,就被大臣設計殺死了。
大臣決定迎公子糾回國即位。
消息傳到魯國,魯國便派軍隊護送公子糾回國即位。
在途中,管仲聽說公子小白已搶先動身回國,就急率軍隊前去攔截。
當追到離齊國還有30裏路的地方時,截住了公子小白。
管仲出於禮節,上前對公子小白見禮問安,而後問道:“公子如今要去哪裏?”
小白道:“回國辦理喪事。”
管仲道:“公子糾年齡比您大,由他去辦就行了,如今您不聲不響就悄悄回國,恐怕是別有用心吧!”
鮑叔牙沒等小白回答,便搶先說道:“管仲,你怎敢對公子如此無禮?今日不看在朋友麵上,我決不饒你,還不快走!”
管仲見公子小白兵多將廣,生怕吃虧,便假裝畏懼退下,但沒走出多遠,管仲突然回轉身,彎弓搭箭,瞄準小白,嗖的一聲射去。
小白中箭,大叫一聲,口吐鮮血,倒在車上。
眾人見此,急上前救護,接著是一片哭聲。
管仲見小白中箭而死,便回去向公子糾報告。
公子糾認為再也沒有競爭對手了,就得意揚揚地回國去了。
小白聽著管仲車輪聲已遠,便一骨碌爬了起來,急令鮑叔牙趕快回國。
原來,管仲那一箭並沒有射死小白,隻是射中了他的衣帶鉤。
當時小白怕管仲再射,便急中生智,立即咬破舌尖,閉目倒下,假裝噴血而亡。
眾人一聽,連聲稱讚道:“公子真是年少智高啊!”
隨後,鮑叔牙便率領眾兵將,擁著小白搶先回到了齊國,做了國君,這就是曆史上的齊桓公。
齊桓公繼位後,管仲經鮑叔牙推薦來投奔齊桓公。
桓公注重人才,不計前嫌,任他為相。
管仲心存感激,推行改革,精心治國。
幾年之後,齊桓公在管、鮑輔佐下,把齊國治理得國富兵強,於公元前679年,首先登上了春秋霸主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