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賢不問出身
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西漢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政治上,漢武帝在地方設置刺史,開創察舉製選拔人才,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
經濟上,他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
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武帝劉徹深知要想治理好國家,就必須選賢任能。
他剛即位,就發出了求賢詔書,指出無論一個人出身貴賤,隻要有特殊才能,就可封為將相。
他說到做到,破格錄用了許多下層出身的人才。
有一次,17歲的漢武帝帶著隨從微服出訪,來到一個叫作柏穀的地方。
晚上,漢武帝他們住進一家客店。
店主人見他們年紀輕輕,行動詭秘,以為他們是一夥盜賊。
漢武帝想討點水喝。
店主人腦袋一昂,沒好氣地說:“我這裏沒有水,隻有尿!”
說完,便溜出店門去召集附近的老百姓襲擊這夥形跡可疑的旅客。
店主人的妻子猜出了丈夫的心計,連忙跟了出來,好言相勸:“我看他們不像盜賊,那領頭的倒像位貴公子。
你千萬別輕舉妄動,以免錯傷好人。”
店主人有些猶豫,妻子乘機把他拉回屋裏,花言巧語地勸他喝起酒來。
一會兒,店主人就被妻子灌了個爛醉。
接著店主人的妻子又是殺雞,又是宰羊,盛情款待了漢武帝他們。
第二天一早,漢武帝知道了事情的經過。
回宮之後,漢武帝立即召見店主人夫妻倆,先賜給女主人一千兩金子,接著又把目光投向男主人。
漢武帝稱讚他疾惡如仇,是個壯士,並當場拜他為羽林郎。
此後,漢武帝的威望就更高了。
漢武帝用人標準是唯才是舉,隻要願為漢朝事業奮鬥,有藝能、有才幹的人,能出使遙遠國度的人都可以被任用。
也正因為如此,漢武帝時期人才濟濟,出現了漢武盛世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