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非政府機構所領導的運動往往都是由一些小型、快捷和靈活的單位組成,而且是以網絡化組織的,所以它們可以在大型公司和政府機構的周圍形成層層的包圍圈。總的說來,我們可以證明,美國社會中任何重要機構的變化速度都沒有這兩個部門的快:商業界和民間機構。
每小時60英裏:第三輛車的乘客也十分驚人:美國的家庭。
數千年來,世界大多數地方的典型家庭都是數代人一起居住的大家庭,隻是工業化和城市化才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這時,家庭的規模變小了,更適合於工業和城市條件的核心家庭模式成為了主體。
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專家們還堅持認為,核心家庭(其嚴格的定義是一位工作的父親、一位作為家庭主婦的母親和兩個18歲以下的孩子)絕不會失去其主導地位。今天,符合“核心家庭”定義的美國家庭數目還不到25%.單親父母,未婚夫婦,帶著前婚孩子的二婚、三婚(甚至是更多次婚姻)的夫婦,老年婚姻以及最近合法化了的即使不算婚姻的同性戀結合,這些家庭都紛紛湧現出來。因此,僅用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家庭體係(在此之前一直是所有社會機構中變化最慢的機構之一)就發生了變化。除此之外,還有一項快速變化正在發生著。
在那漫長的農業社會時代,家庭單位具有許多重要的功能。在田野或者農舍,家庭是一個生產單位。家庭教育過孩子、護理過病人、照顧過老人。
然而,隨著一個又一個的國家實行了工業化,工作從家庭轉移到了工廠。教育由外麵的學校代辦了。醫療保健方麵有了醫生和醫院,贍養老人成為了國家的義務。
今天,盡管公司都在履行著外包的各種功能,但是美國的家庭卻在家裏解決這些問題。對於數千萬的美國家庭來說,工作已經回到了家裏,或是兼職,或是全職。方便在家工作的數字化革命同時也將購物、投資、股票交易以及許多其他的功能轉移到了家裏。
教育仍然主要在學校的教室裏完成,但是,隨著互聯網、WIFI網和手機通訊在社會上的普及,至少部分的平行工作很可能又返回到家裏以及其他的地點。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贍養工作也可能返回到家庭裏,這是因為政府和個人保險計劃都在試圖降低護理院和住院的高額費用。
家庭模式、離婚的頻率、性行為、兩代人之間的關係、異性約會的方式、撫養孩子以及家庭生活的其他方麵都在迅速地發生著變化。
每小時30英裏:如果公司、非政府機構和家庭的方方麵麵都在快速地變化著,工會的情形是怎麼樣呢?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半個世紀以來,美國一直在從體力工作向腦力工作轉移,從可互換的技能向不可互換的技能轉移,從不用思考的重複性工作向有創新的工作轉移。工作變得越來越具有流動性,可以在飛機上、汽車裏、旅館裏和餐館裏完成。人們不再是在一個組織裏和同一批人共事,一幹就是好幾年,而是從一個項目團隊轉向另一個特別工作組或工作小組,不斷地離開原來的夥伴並且結識新的夥伴。許多人是簽了合同的“自由代理人”,而不是簽了合同的雇員。公司在以每小時100英裏的速度發生著變化。可是美國的工會卻被凍結在了琥珀之中,因為它們滿載著的組織、方法和模式都是20世紀30年代和大生產時代所留下來的曆史遺產。
1955年,美國的工會代表著全美國勞動力的33%.今天,這個數字是12.5%.非政府組織每小時90英裏的激增速度反映了已處於第三次浪潮中的美國各種利益和生活方式的迅速解體。同時,每小時30英裏速度的工會組織反映了第二次浪潮大眾社會的衰敗。工會仍然還有某些角色要扮演,但是若想生存下去,他們就得需要一張新的地圖和一輛更快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