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不是跟我投契的類型,他更好像看不走我,那麼,我們會反過來說:“我根本看不起他,甚至有些討厭呢!”
我們常常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無緣無故喜歡或憎恨憎恨一個人。也許,那並不是沒出有原因的。我們喜歡或憎恨對方,也是反射作用。
你看到什麼,你自己便是什麼。愛和恨,也作如是觀。
四十七
22.失敗者的尾巴
在《皇冠雜誌》讀到一篇旅遊作家張國立寫的西班牙遊記,很有趣。
作者在西班牙塞維爾一家餐廳吃當地著名的燉牛尾,那條牛尾鮮嫩無比,作者奮勇地把它吃得精光。然後,服務生用有限的英語告訴他,這家餐廳所賣的牛尾,都是鬥牛場上失敗者的尾巴!
失敗者的尾巴不知道是什麼滋味的呢?我總是覺得,世上所有的失敗者,在失敗的那一刻,都是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的,動物如此,已經進化的人類,也是如此。
你試過失敗嗎?我試過了。失敗的感覺或許比失敗本身更讓人難過。我本來沒有尾巴,可是,失敗的當兒,我覺得自己好像忽然長出了一條尾巴,沉重而且垂地。
我拖著那條長長的尾巴,在昏黃的街燈下,步履蹣跚。
失敗的時候,我們總是垂頭喪氣。假如有機會看到自己的背影,也會驚訝那個背影是多麼的頹唐。
頹唐的時候,尾巴就走出來了,我們又退化成為原始人,拖著尾巴回到自己的洞穴躲起來。
尾巴是弱者的眼淚,蒼蠅也鬥膽在它上麵盤旋。我們都是這樣走過失敗的瞬間,然後,重新振作,決不再讓那條懦弱的尾巴露出來。
四十八
23.不再了不起
你上一次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是在什麼時候?
別說你從來不覺得自己了不起,人總有自戀的時刻。假如你真的沒有,那你實在太謙虛了。
想起那些自以為了不起的時刻,也會有點臉紅吧?
當時以為自己說的話或者做的事很了不起,後來,經曆的事情多了,才發現從前多麼幼稚。當時以為了不起,真是太沒內涵。
十二三歲的時候,我愛跟著同學與老師討論“存在主義”,自以為懂得比別人多,其實什麼也不懂,不過人雲亦雲,希望自己與別人不同。
有人在課堂上挑戰老師,幾十年後,依然回味,卻也會老實地說:“那時以為自己很聰明,現在會感激老師當年的包容。”
老師能夠包容學生,或許因為他們也是過來人吧?
人在十多歲和二十歲的時候,不知道世界之大,不知道人的渺小,喜歡表現自己的深度,自以為是個特別人物,這都是可以原諒的吧?誰沒有年輕過?誰沒有誇大過自己一點小小的成績,在不被欣賞的時候,依然自我陶醉,高傲卻又哀傷地愛著自己?
然而,到了一把年紀,還是經常自命不凡,那便是對自己的不誠實了。這樣的人,也是長不大的。
四十九
24.鍾形曲線
統計學裏,有所謂“鍾形曲線”,放眼這個世界,什麼分布都是正常的。Frank Huyler著的《急診室的瞬間》一書裏,作者提到他的統計學教授曾經告訴他,如果你從河床撿起石頭來稱,會發現有的很輕,有的很重,但大多數都在中間。
製成圖表一看,就能得到一張正態的分布圖,也就是鍾形曲線。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條河,河床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