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看得出來單良也願意下這個台階。
雖然已近九點,老通城裏還是燈火輝煌,三鮮豆皮,再配一碗熱騰騰的米酒,食物帶給人的感受比感情更直觀,也更踏實。酒足飯飽之後,單良終於摸著圓滾滾的肚子笑了:“不如我們去長江大橋上走走?”
在橋上,風太大,單良的隱形眼鏡又掉了,視線模糊的他望著認真幫他找隱形眼鏡的姝亞,心突然一動。單良像任何一個他這個年紀的小青年一樣,找女朋友沒什麼標準,漂亮一點,聰明伶俐一點的他都可以接受,最好胸大腿長。可是像姝亞這樣的女生最難得,因為她除了聰明漂亮、有胸有腿以外,她還善良。
兩個人熟識之後,見麵的機會多了起來。他趁做業務時跑來找她,陪她逛街,看電影,去老通城吃最地道的三鮮豆皮。她像模像樣地告訴他:“豆皮的三鮮必須是鮮肉、鮮蛋、鮮蝦。豆皮的形,必須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須是金而黃;豆皮的味,必須是香而醉。”他似懂非懂地點頭,也沒有去細想這其實是姝亞的另一個難得的優點,她比別的女孩子更熱愛生活,更能從生活的小事裏找到樂子。他隻是覺得,隻要有她在,什麼東西都變得更好吃。
2001年春天,他們終於決定在一起。姝亞搬進了單良的小公寓,他們買了牆漆來改造房間。戴著報紙折成的廚師帽,他們在房間裏忙活了一整天,弄得滿臉都花花綠綠。
逐漸掌握了她的口味
下半年,姝亞的工作變得繁忙,有時候一忙就是一整天。可是哪怕是淩晨到家,一想到能夠馬上見到單良,她還是覺得踏實和滿足。他會在上班的間隙給她發信息,會在雨天提醒她加衣服,會在吃飯的點囑咐她多吃點米飯,會學小新的聲音給她打電話,這樣做隻是因為他想她了。
他甚至為了她還專門去找做豆皮的師傅學做豆皮,豆皮的製作過程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這樣煎出來才會外脆內軟、油而不膩。一次次的實踐,終於,他掌握了她的口味。就像愛情,一次次的磨合,他們都摸透了對方的性格和喜好。
姝亞時常在想,如果沒有遇見他,她會不會失去這麼多美好而又感動的瞬間?
國慶節黃金周,姝亞帶團去海南,因為想著趕回來陪單良,所以她提前一天找人換了班。在公寓電梯裏,她卻意外看到他的前女友,單良解釋說“她隻是失戀了想找我聊聊天”,姝亞沉默以對。
而就在兩個人冷戰的時候,單良接到家裏打來的電話,他媽媽生病需要手術,他要馬上趕回重慶。他想叫姝亞跟他一起回去,卻擔心遭到拒絕。於是,第二天他一個人去公司交接好了工作便飛回了重慶。他媽媽突發腦溢血,現在整個人連生活都無法自理。作為單親家庭唯一的兒子,在留重慶與回武漢之間,他沒辦法當即做決定。
一周後,單良看到辭掉了工作的姝亞。姝亞說:“我知道你媽媽的病需要人照顧,你不能離開重慶,那我就跟你過來咯,和你一起照顧你媽媽。”
單良沒有說話,當天晚上,他也沒有回家。
好像舊戲碼重演,等人等到半夜的姝亞,聽到樓下有車停下來的聲音,掀開窗簾向外望。她看到單良那個陰魂不散的前女友又出現了。而單良和她站在樓下的花園邊,一邊抽煙一邊談著什麼,看上去,他們更像一對,而自己,不過是這個城市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