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養自己、努力工作上,下功夫了。

這個製度的實行,起到了鞏固皇權、平穩政局的作用。以後幾代的乾隆帝、嘉慶帝、道光帝的繼位,也是采用了這個成熟的模式,使清代皇權得以一代一代地順利交接,政局保持了相對的穩定。秘密建儲製度在清朝的實行,是雍正帝的史無前例的首創。

此外,雍正還有許多值得稱道的政績,如懲治貪汙、解放賤民、平定羅卜藏丹津、始派駐藏大臣等,為中國的統一與發展做出了貢獻。

第七部分:傳國玉璽之謎

鐵麵威猛的皇帝雍正(7)

鐵腕重典

但雍正帝又是一個生性多疑、猜忌心重的人。在他的統治下,文字獄也更多更嚴重。最出名的是呂留良事件。

呂留良是一個著名學者。明朝滅亡以後,他參加反清鬥爭沒有成功,就在家裏收學生教書。有人推薦他博學鴻詞,他堅決拒絕。官員勸他不聽,威脅他也沒用,後來他索性跑到寺院裏,剃光了頭當和尚,官員們拿他沒辦法。呂留良當了和尚之後,躲在寺院裏著書立說。書裏麵有反對清朝統治的內容。幸好書寫成了,沒有流傳開去,呂留良死了,更沒被人注意。

有個湖南人曾靜,偶然見到呂留良的文章,對呂留良的學問十分敬佩,就派了個學生張熙,從湖南跑到呂留良的老家浙江去打聽他遺留下來的文稿。

張熙一到浙江,不但打聽到文稿的下落,還找到呂留良的兩個學生。張熙跟他們一談,很合得來。他向曾靜彙報後,曾靜也約兩人見了麵,四個人議論起清朝統治,都十分憤慨。大家就秘密商量,怎麼想辦法推翻清王朝。

他們懂得,光靠幾個讀書人辦不了大事。後來,曾靜打聽到擔任陝甘總督的漢族大臣嶽鍾琪,掌握很大兵權,因為討伐邊境叛亂的時候立了戰功,受到雍正帝重用。他想,要是能勸說嶽鍾琪反清,成功就大有希望。

曾靜寫了一封信,派張熙去找嶽鍾琪。嶽鍾琪接見張熙,拆看來信,見是勸說他反清的,大吃一驚,問張熙說:“你是哪裏來的,膽敢送這樣大逆不道的信。”張熙麵不改色說:“將軍跟清人是世仇,您難道不想報仇?”嶽鍾琪說:“這話從哪兒說起?”張熙說:“將軍姓嶽,是南宋嶽忠武王(就是嶽飛)的後代,現在的清朝皇帝的祖先是金人。嶽王當年被金人勾結秦檜害死,千古稱冤。現在將軍手裏有的是人馬,正是替嶽王報仇的好機會呢。”

嶽鍾琪聽了,馬上翻了臉,吆喝一聲,把張熙打進牢監,並且要當地官吏審問張熙,追查他是什麼人指使的。張熙受盡種種酷刑,就是不招,說:“你們要殺要剮都可以,要問指使人,沒有!”嶽鍾琪心想,這個張熙是個硬漢,光使硬的治不了他,就另想一個軟的辦法。第二天,他把張熙從牢裏放出來,秘密接見了他。嶽鍾琪假惺惺說:昨天的審問,不過是試探,他聽了張熙的話,十分感動,決心起兵反清,希望張熙幫他出主意。

張熙開始不相信,禁不住嶽鍾琪裝得鄭重其事,還真的賭神罰咒,才相信了他。兩人商談了幾天,漸漸熱絡起來。張熙無話不談,把他老師曾靜怎樣交代的話都抖了出來。

嶽鍾琪哄得了張熙提供的情況,一麵派人到湖南捉拿曾靜,一麵立刻寫了一份奏章,把曾靜、張熙怎樣圖謀造反的情節,一五一十報告了雍正帝。

雍正帝接到報告,又氣又急,立刻下命令把曾靜、張熙解送到北京,嚴刑審問。這時候,張熙才知道上了嶽鍾琪的大當,要不招也不中用了。雍正帝再一查,知道曾靜還跟呂留良的兩個學生有來往。